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杜甫〈贈李白〉

2021.03.05
25009 25009

文言文閱讀理解

〈贈李白〉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①。

野人②對腥羶,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③,使我顏色好。

苦乏④大藥⑤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⑥金閨⑦彥⑧,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瑤草⑨。

 

註解

  1. 機巧:指奸刁巧詐,勾心斗角。
  2. 野人:指沒有官職的平民。
  3. 青精飯:即立夏的烏米飯。
  4. 苦乏:極端缺乏。苦,竭力、極。
  5. 大藥:指金丹。
  6. 李侯:指李白。
  7. 金閨:指金馬門,漢代宮門名,為等候皇帝召見的地方。
  8. 彥:舊時對賢德之士的美稱。
  9. 瑤草:古指仙草,傳說中的香草。

 

練習題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       (10分)

(i)  二年東都

______________

(ii) 野人對腥羶

______________

(iii) 使我顏色

______________

(iv) 脫身事幽討

______________

(v)  方期拾瑤草

______________

 

2. 判斷以下各題的陳述。(6分)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i)         作者表達了對都市生活的厭惡和對隱居山林的羨慕之情。

(ii)       作者在洛陽客居的兩年,曾經被權貴之人所迫害而不得溫飽。

(iii)     作者認為比起自己的羈居東都,李白被放不是不幸,而是有幸了。

 

3.以下那個不是作者對李白的看法? (2分)

A. 值得尊敬

A

B

C

D

B. 才華橫溢

C. 位高權重

 

 

 

 

D. 喜愛郊遊

 

 

 

 

 

4. 作者對東都洛陽有何感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詩中「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道出了當時的甚麼情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贈李白〉全詩多提自身而略及贈人,試說明這首詩如何做到送贈之意。(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i)客居 (ii)美味佳肴 (iii) 面色 (iv)在山林中採藥 (v) 約定時日
  2. (i) 正確 (ii) 無從判斷 (iii) 正確
  3. C
  4. 詩人在詩一開頭便交待自己對東都生活的厭倦(1)。可見東都雖然繁華,但不是一塊詩人理想的清淨之地(1),人與人之間充滿了虛偽和欺詐(1)。
  5. 詩人來東都的初衷是為了找尋煉得金丹的藥材(1),可是顯貴們為了求仙,已經派人採光了林中的藥材(1),那些樹林如同被徹底打掃過一樣,再沒留下一點兒(1),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求仙之想的熱烈(1)。
  6. 此詩共分兩段,第一段為自敍;第二段表明願同李白一同歸隱之志(1)。作者對自身敍述詳細,而對李白的敍述反而簡略,似乎是翻賓奪主(1)。但其實文中「青精」、「大藥」等字詞,正正是引李白之詞 (1),藉以表示對李白的欣賞(1)。從整個結構和行文鋪排,上八句都是後四句之烘托(1)。

 

語譯

〈贈李白〉杜甫

  在我旅居洛陽這兩年時間裏,凡所遇到的事情中,我特別憎惡那些機詐巧偽之人。面對着富貴人家日食美味珍饈,而自己連粗飯也不能飽食。難道說就沒有那可以延年益壽的青精飯,讓我吃了使我的容顏更加美好嗎?這裏很缺乏煉金丹的藥物,深山老林的藥材,好像用掃帚掃過的一乾二淨。

   李白啊,你是金馬門的賢德之士,如今離開朝廷,自由了,可以去山林中尋幽探勝。我也有到梁宋游覽的意願,正好與您同行,希望能採到仙境中的瑤草。

文:時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