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衡量稅收與支出 《財政預算案》重點解說

2021.03.10
25004 25004

封面專題

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衞生+能源科技與環境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一年多,香港經濟轉差,失業率攀升,人人都聚焦《財政預算案》的「派糖」措施夠不夠解決市民的燃眉之急。誠然,協助當下基層需要的措施很重要,但政府的責任亦包括通過公共財政照顧不同階層人士、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和提升人力質素,讓社會能持續向更美好的方向發展。

你對這份《財政預算案》有何意見?能否紓解民困?當中有多少與你息息相關?

新聞資訊摘錄

認知《財政預算案》

《財政預算案》記錄了政府在某一財政年度的預計收入和預計開支的財務報表;財政預算是政府實行財政政策的工具,分有擴張和緊縮財政政策。

擴張財政政策是通過增加政府開支,減少收入,使市場需求增加,短期內令實質國民收入上升;緊縮政策則通過減少政府開支,增加政府收入,舉例,提高薪俸稅率會降低市民的私人消費開支,從而令總需求減少。

觀點與角度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即將完結的財政年度赤字預計超過二千五百億元,下年度赤字估計仍超過一千億元,規模將僅次於2020/21年度,成為有紀錄以來第二高的赤字紀錄,兩年間財政儲備從相等於二十三個月政府開支的水平,顯著下降至十三個月,無可避免局限了可用在「派糖」的空間。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與上次全民派錢一萬元有別,政府這次計畫分五次向市民派發消費券,是為了刺激消費、提升其乘數效應,而非緩解市民經濟壓力,預計政府派發消費券的行政費約六億元,會盡可能壓縮行政費開支,期望暑假期間可以讓市民登記。

社會組織協會:《財政預算案》「離地」,基層未能受惠,政府應該直接派錢,讓基層解決燃眉之急。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政府派糖、紓解民困,應該視乎社會的困難狀況,而非庫房有多充裕。例如中產階層的處境最慘,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寬免上限由二萬元減至一萬元,但他們都同樣面對開工不足及要放無薪假。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鄭中正:現時難以估計加印花稅對市場的影響,股市亦有中概股及科技股上市等因素,但當市場及經濟不好時,庫房就會有很大壓力,故希望政府繼續研究擴闊稅基。

預算開支 推動發展

近幾年,香港庫房收入豐厚,政府都樂意增加開支,而最近一年因疫情影響社會經濟,政府更須花錢協助各階層和各行各業復甦。雖然被指「派糖」規模縮小,但是赤字預算顯示政府是以增加開支,刺激市場需求,同時推動一些有利社會整體利益的界別發展。

同學們不妨以通識單元分別去檢視今次預算案的相關內容!

檢視1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發展創科


創新科技肯定是未來世界的發展趨勢,香港近年亦積極為年輕人拓展這方面的發展空間,同學們的生涯規劃可嘗試加入創科這一方向。

‧將動用約二十億元,於今年上半年推出「傑出創科學人計畫」,支持大學吸引國際知名創科學者和團隊來港,參與創科教研活動。

‧去年預留四千萬元,以先導形式資助本地大學理工科學生參與創科行業短期實習的方案,將會恒常化。這個計畫於去年吸引超過一千六百位同學和逾一千間公司參加,當中八成實習生表示,畢業後會考慮投身創科工作,反應熱烈。

‧為了從小培養本港新生代對學習創新科技的興趣,預留兩億多元推動「奇趣IT識多啲」計畫,資助小學以課外活動來加強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認識及應用。

檢視2

今日香港:推消費券/優化郊野公園


失業率攀升,各行各業因疫情緣故都蒙受影響和損失,但是股票市場卻奇妙地十分暢旺;此外,大家困在家的時間長,都渴望能出外透透氣……這都是今日社會的情況,預算案對此亦有針對性的建議。

‧政府會向每名合資格的十八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來港人士,發放總額五千元的電子消費券,預計可惠及約七百二十萬人,鼓勵及帶動本地消費。

‧推出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失業人士可申請貸款上限八萬元,利率固定為1%,最長可分五年攤還。

‧上調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現時0.1%提高至0.13%。

‧預留五億元優化部分郊野公園設施,舉例:增加觀景台、樹頂歷奇和升級露營地點等、改善洗手間設施、燒烤及野餐地點;修葺戰時遺迹作開放式博物館,預計新設施於未來兩三年開始陸續落成。另外,會用五千五百萬元改善郊野公園內十條熱門及具旅遊潛力的行山徑,提升市民及旅客的消閒體驗。

檢視3

公共衞生:關注精神健康


香港的醫療服務向來質素高,但近年已有飽和趨勢,加上在這個繁忙的都會,港人的壓力大,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受關注;提升公共衞生服務,可令香港成為宜居城市。

‧增撥一億四千七百萬元加強精神健康服務,包括醫管局的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社區精神科、老人精神科等服務。

‧於未來兩年啟用兩所地區康健中心;另外,遍布十一區的「地區康健站」可於年內相繼開展服務,滿足社會對基層醫療的需求。

檢視4


能源科技與環境:推電動車/可再生能源裝置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環保綠化進程不可缺,除了撥款於環保項目,有關產生空氣污染物的主要源頭——汽車,財政司司長提出了清晰的方向。

‧將發表本港首份電動車普及化路綫圖,包括在2035年或以前停止新登記燃油私家車。

‧將私家車(包括電動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各稅階的稅率提高15%,牌照費增加30%,目的在紓緩交通擠塞之餘,可減少道路上汽車的數量,也有助減少廢氣排放。

‧預留十億元於政府建築物和基建設施,加添小型可再生能源裝置。

‧預留一億五千萬元,免費為非政府社福機構進行能源審核,以及安裝節能裝置。

‧向「回收基金」增撥十億元,延長申請期至2027年。

小結:歸納撥款目的

政府的財政開支主要通過以下方式,促進社會整體發展的需要,同學們可以將以上各點分別歸納至以下項目嗎?(舉例,創科方面的撥款就屬於A項,以提升人力質素為目的。)

A.通過在基建、教育、運輸等開支,發展社會基礎設施、提升人力質素

B.通過政府開支及政策,發展香港優勢產業,促進香港經濟發展

C.通過投放資源於房屋、醫療衞生、社會福利等,照顧社會上各階層人士的基本生活需要,提供社會保障

D.通過稅收及開支進行收入再分配,協助弱勢社群,提升社會凝聚力

Mindmap:香港的公共財政:稅收與支出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措施中會應用的儲值支付工具不止一個,但會與市民廣泛使用的工具傾談,就如八達通,街市小店都可以用,屆時會再與本地營運商探討。陳茂波說,現時難以準確公布措施所需行政費用,不排除可能會補貼小店裝八達通機,故此現時尚有變數,但會盡量「慳住使」。

被問及老人家可能沒有儲值支付工具可使用消費券,陳茂波則指,上年現金發放計畫都有人幫助老人家申請,而老人家亦會八達通,相信措施對老人家都方便。

消費券最快可再暑假推出,陳茂波表示,發放消費券比發放現金複雜很多,當局需要幾個月時間作籌備。他說,現時首務之急是控制好疫情,疫情未控制好之前,推出消費券並無作用,故此要在暑假經濟推動後,發放消費券才有作用。

資料來源:摘自2021年2月24日《星島日報》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資料A,你認為哪地的「派錢」方式較好?試從金額、使用方法等作出比較。(4分)

2.本港上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向市民派發一萬元現金,今年卻以電子消費券方式「派錢」,參考資料B及你所了解的情況,說出兩者有何分別。你又認為哪一種對振興經濟較有效?(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建議先作比較,例如金額方面,香港最多;澳門的方法最具統一性;台灣要先付出一千新台幣去消費……然後說出你認為「派錢」最重要的項目是甚麼和原因,例如簡單方便是最重要,最後指出你認為最理想的一方是誰。

2.派發現金是政府最直接資助市民或分享經濟成果的途徑,市民可以完全按自己意願使用或處理;而電子消費券是為了刺激市道、經濟,是有乘數效應,市民使用時會有一定規限,以達到政府想刺激經濟的目的,因此政府會考慮用甚麼支付工具,怎樣令人人都有相關的支付工具以鼓勵市民消費,商家亦有相關工具以至能做多些生意,以及會考慮推出的時機。
至於哪一種對振興經濟較有效,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建議:根據上述內容,市民接收到現金後,或可能儲起,未必會用來消費流入市場;消費券卻必須用來消費才能兌現,並產生乘數效應,對經濟生產總值有貢獻。

學習工具

財政預算 議題摘要




議題本質

2021至2022年度的《財政預算案》公布後,社會大眾大多着眼於數算多少「派糖」、「減糖」;其實檢視一份預算案,應是全面,以社會整體利益和需要出發。因此,希望大家能從多角度去檢視,認識這份新鮮出爐的預算案如何分配社會資源,再作評價。

議題相關單元

今日香港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公共衞生
能源科技與環境

持份者

‧特區政府
‧納稅人
‧香港居民
‧股票投資者
‧青少年
‧醫護專業人士
‧車主
‧環保界別

相關概念

香港的公共財政 Hong Kong Public Finance


公共財政及其措施或政策,是指政府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如何收取、如何開支。在香港,《基本法》訂明了政府管理公共財政的原則,包括:

‧香港特別行政區保持財政獨立,財政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不上繳中央人民政府;
‧香港特別行政區參照原在香港實行的低稅政策,自行立法規定稅種、稅率、稅收寬免和其他稅務事項;
‧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立法會行使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的職權。

而本港法例中的《公共財政條例》就是根據這些憲制規定,訂明一套控制和管理香港公共財政的制度。

關鍵詞

‧赤字 Financial deficits
‧乘數效應 Multiplier effect
‧退稅 Tax refund
‧電動車 Electric vehicles
‧電子消費券 Electronic consumption vouchers
‧印花稅 Stamp duty

參考資料

‧21至22年度《財政預算案》
https://www.budget.gov.hk/2021/chi/index.html

‧港大經管學院回應財政預算案:消費券計畫「遠水不能救近火」
https://www.undergrad.hk/19297

載自2021年3月10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