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旺角紅磡增兩強檢區域

2021.02.01
24828 24828

第四波疫情持續,每日新增幾十宗確診個案。因應確診個案涉及多個重災區,政府近日針對相關區份「出招」,除突擊圍封碧街多幢樓宇,亦宣布在旺角及紅磡新增兩個指定強制檢測區域,並擴大原有的佐敦指定區域,將柯士甸道也納入在內;上述範圍內的大廈有一宗確診,或污水樣本對病毒呈陽性,所有住客須強制檢測,當局強調劃區有前瞻性(1)考慮。

至於疫情同樣嚴峻的深水埗,雖然仍僅保留作指定區域,但區內商戶亦作最壞打算,其中黃金電腦商場管理處近日張貼通告,提醒商戶做好準備,包括「現金財物盡量不留店鋪內」等,若遇上政府「突襲(2)式」封區,亦能做好應變。

字詞解釋

(1)前瞻性:指事情在未來可以發展。

(2)突襲:在人不知道的情況下突然攻擊。

歷史知識

明清海禁

香港第四波疫情反覆,政府近日實施突襲式圍封某部分地區,圍封期間市民禁止離開受限區域範圍。在區域封鎖時,市民的日常用品及食糧都須由政府提供。提到「封鎖」,古代中國曾經實施海禁,封鎖整個國家,所有國民不得離境到第二個國家。

海禁在元、明、清代分別多次實施。在明代,日本在南北朝內戰時期,日本的難民、遺臣逃亡到海上,又因他們失去了資源和糧食,故組成海盜,稱「倭寇」,在中國沿海地區多次搶劫,當中亦有中國人私通倭寇。為了阻止倭寇問題,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實施海禁。

清代《大清律例》:「私出外境及違禁下海。」若發現有人違規,會招致斬首的下場。當時南明政權重要將領鄭成功率領明軍反清,其勢力影響不少沿海領域。清政府為了消滅他的力量,實施禁海令,禁止商民私自出海,即使違法的是普通民眾,若地方官知情不報,亦會治重罪。後來在鴉片戰爭後,清朝割地賠款,亦要解除海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