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排燈節違例放鞭炮 新德里空氣嚴重污染

2020.11.24
24438 24438

印度綠色法庭雖早在排燈節前已宣布禁止放鞭炮(1),但許多人對禁令視而不見(2)放鞭炮到深夜,以致新德里出現四年來排燈節最差的空氣品質。

由於入冬以來農民大量焚燒稻梗,以及工地廢氣等污染源,再加上氣溫下降導致空氣沉降,首都地區空氣污染惡化,國家綠色法庭今年在排燈節前緊急下令十一月九日午夜起至十一月三十日午夜,新德里禁止放鞭炮,且時間比往年還要長。

不過,在排燈節正日及之前一晚,新德里直至凌晨三時都聽到此起彼落的鞭炮聲,警方未有即時阻止,但在當天事後逮捕了八百五十人。

字詞解釋

(1)鞭炮:在喜慶節日會使用的火藥,使之爆裂而發聲。

(2)視而不見:看見某事情卻當作看不見,形容不重視和不關心。

文化知識

放鞭炮

「鞭炮」又稱「爆竹」,至今有二千多年歷史,民眾會在一般節慶活動上使用鞭炮慶祝,象徵喜事。印度的排燈節會放鞭炮,相信大家對中國放鞭炮更為熟悉。

梁朝時期的宗懍《荊楚歲時記》已經記載人們以爆竹驅鬼辟邪︰「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惡鬼。」他們認為鞭炮的高溫、巨響和味道有助辟邪、去厄、除煞,因此在喜慶日子,如婚禮和春節都會燃放鞭炮,凸顯熱鬧。這些都是迷信影響,反映古代人們期盼平安度過日子。

在民間故事,放鞭炮是有起源的:傳說古時一隻名為「年」的怪獸,在除夕會爬上岸傷害人類和吞食牲畜,當時一個好心的婆婆逃難時收留了乞討的老人,自己就去避難了。乞討的老人發現年獸害怕婆婆家中的紅色字貼和炸響聲,自此人們都在新年時傳承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

放鞭炮是春節習俗,在活動中給節日添加氣氛,但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人命傷亡,因此不少地方都禁止放鞭炮,確保大眾安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