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古代神秘數字學

2020.10.23
24234 24234

古代神秘字學

星期日便是重陽節,大家都知道重陽登高祭祀,卻未必知道農曆九月初九「重九」節,背後隱含着神秘的中國數字學,不論是登高避禍的傳說,還是祭祖賞菊的習俗,都不得不提這個「九」在中華文化隱含的象徵意義。今期《S-file》就借「重九」,為大家拆解中國古代世界觀中數字的含義,一探中華文化其中一隅。

 

重「陽」相遇 必有災厄

在中國數字學中,單數屬陽數,雙數則屬陰數,眾所周知中國人以男為陽,以女為陰,喜陽避陰,而「九」則是陽數(單數)中的最大數,自然是極盛的最高點。《易經》稱之為極數,亦是「究」、「極」的意思。因此,古人以「九」代天、附會帝王,後來也視「九」為皇家的象徵數字,用「九」來制定與皇朝有關的事物,例如朝廷設有「九卿」、官職設「九品」、皇宮中設有「九門」。

既然「九」乃大吉的數字,為何在農曆九月九日時有登高避禍的傳說?因為古人沒有科學基礎,但從觀察大自然中得出極盛之「九」之後,必然是衰敗與凋萎。

試想古人年年月月抬頭可見「月滿則虧」,飲食可知「水滿則溢」,四季可見花開花落,自然知道世事無常之理。《易經》亦有一卦「上九」,其辭解為「亢龍有悔,盈不可久也」,就是指出「物極必反」,讓人居「高」思危,以警示人生保有中庸之理。如此一來,也就更能理解為何「重九」必有災禍發生,傳說會與避禍相關。

字詞中的數字

大家不難發現,中國不少字詞中都包含數字,因為古人除了用數字標示陰陽進行卜卦,還用數字為事物命名或創造新詞彙,從中可見古人對宇宙及自身生活的理解。以下挑選了數個常見的用語,大家不妨猜猜看背後的含義。

 

一元復始、九九歸一

  • 提示:《說文解字》的第一個字就是「一」,亦是數字的開始,一月一日也是每年的新開始。

「一」代表萬物起源,天和地的開始︰「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故「一」常會用在代表起源的詞語當中,所以「一元復始」,就是表達新年的開始;「

 

「三人成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三思而後行」

  • 提示:青銅器皿大多是三足鼎立,此古代大多事物都是以「三」為單位來制定,例如古代官職的「三公」;在古代甲骨文,代表無數雨點的「雨」字只畫出三點水,纍纍果實的「果」字只畫出三個果實。

「三」正好是互相制衡的狀態,得以穩定的狀態;亦是多的意思,因此以上用語中的「三」並非實際次數或數量,而是分別指象徵了力量凝聚能變得穩定強大;謙虛能廣泛學習;慎重思量能使事情順利。

數與天地萬物並生

回顧中華文化數千年歷史,古人一直相信數與宇宙萬物生成有着複雜的關係,所以才會自有一套卜卦數術,衍生風水命理,因為數本來就是從古人對大自然的理解所得,不同的典籍都記錄數與世界的關係,這與迷信截然不同。

儒家經典《周易》就是中華文明中最古老,也是最完整的一套以「數」演繹宇宙萬象的經典,其中最為可貴的不是不同的卜卦數術,而是其中顯現的哲理,比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等等。古人通過卦象推算,不是要主宰世界萬物,也不是要預知未來,只是寄語大家要識時而行,順應天道而自強不息,在「命運」當前自有一番應對的哲學。

總括而言……

有些人會認為五行八字是胡說八道、中醫不科學不可信,但又解釋不了占卜成真、中藥藥理有效的事實。其實現今天氣預測、科學實驗等等都未必是絕對正確,中國數字命理或醫學的結論都是統計數百實證所得的理論,大家絕不能因為不了解、迷信而推翻古人的智慧。

比如,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講求臨牀實證,小心整理、查驗了唐代以前浩如煙海的醫學理論、臨牀醫學經驗與民間偏方;明代李時珍也是嘗盡百草,才寫成《本草綱目》。這些醫學命理並不是亂編出來的。

 

 

文:黃文傑、馮家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