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控疫情 拼經濟 展國力 疫苗=武器?

2020.10.12
24145 24145

封面專題

公共衞生+全球化



新型肺炎肆虐全球,多地疫情仍未受控,人們除了佩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外,似乎沒有其他辦法應對,不少人寄望疫苗面世能扭轉乾坤。全球多國紛紛展開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工作,各地科學家亦正進行多項研究和測試,希望早日研發出預防新冠肺炎的疫苗。

雖然部分疫苗已進入臨牀試驗階段,但實際效力和推出時間仍是未知數,就算疫苗能在短期內研發成功,能否成為「公共財」——如何公平分配疫苗,讓全球最有需要人士優先使用,也是目前國際社會的爭議。

各國遭受疫情重擊,富強國家紛紛開展「疫苗競賽」,務求優先獨享。國際間又應如何利用疫苗,來解決這場全球衞生危機?

觀點與角度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疫苗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武器。疫苗不應被任何國家所壟斷,也不應由大國富國所專享。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款美國製造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可能在10月面世,疫苗將會非常安全及有效。我的團隊正按照部署,在「破紀錄的時間」內生產出疫苗。原本要用2至3年時間完成,但現時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達成目標。

世衞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各國在研發疫苗問題上,不要抱有民族主義,一旦新冠疫苗面世,必須確保全球可以共享共用。如果疫情在貧窮國家持續爆發,富裕國家亦不可能從疫情中置身事外,只有共用才可以共同遏制疫情,共同剿滅病毒,才可以加速恢復全球經濟。

教宗方濟各:如果富人優先接種疫苗,將是可悲的。如果疫苗是某些國家的財產、不是屬於全球每一個國家,也是可悲的事。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會通過預先採購協議,目標採購兩款來自不同製造商或平台的候選疫苗,亦會採購最少全港兩倍人口的疫苗劑量,確保即使每種候選疫苗未必都能成功推出市面,都有足夠劑量供應全港市民。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俄羅斯疫苗僅有38人進行測試,屬初步階段,反觀歐美藥廠涉及逾萬人臨牀測試,並經過半年觀察,方能了解疫苗的安全及有效性,才讓人有信心。

疫苗面世 全球曙光?

認知:疫苗與經濟

疫苗是用細菌、病毒、腫瘤細胞等製成的生物製劑,使人類通過疫苗接種獲得免疫力。由於疫苗作用是預先為人體建立抗體,故可大大地減低大眾患病的機會,因此疫苗被視為當前最有效抵禦病毒的方法。

目前推進的新冠疫苗大致分成五大技術流派: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mRNA疫苗、DNA疫苗和重組蛋白疫苗。一旦疫苗面世,人人接種並產生抗體,社會經濟便可重啟。投資機構高盛估計,當疫苗改善經濟活動,美國明年的經濟增長有望由原定的5.6%上調至6.2%,失業率亦會由原先預估的7%下調至6.5%。

現況:研製→接種 漫漫長路

世界衞生組織於月初指出,迄今尚未有任何一款疫苗,能夠證明其效用達到其定下的門檻,即接種者至少有五成對病毒有免疫力。

疫苗從研發到批量生產,須要經過:動物實驗、三期人體臨牀實驗、大規模人群驗證有效、世界衞生組織的許可及本國許可等漫長程序,或需要耗時數年,而疫苗生產商還須要確保疫苗大量生產的標準。

除了複雜和多層的保障措施外,研發疫苗對藥廠而言是一筆大投資,但需求程度卻無法預料,其經濟誘因亦會影響疫苗的面世時間。世衞估計,即使疫苗研發順利,估計最快明年中才有望大規模接種。另外,疫苗的免疫效果能持續多久,仍是未知數。



分析:率先推疫苗 國力象徵

現時全球多家藥廠參加這場研發新疫苗競賽,當中領先的有美國、英國和中國藥廠,都已進入第三階段試驗。

在全球衞生危機之下,各國政府將疫苗研發視為國家威望和科學實力的象徵,是國家對未來領導力和話語權的競爭,也是各國應對外界批評處理危機不力的手段。若國家能在這場疫苗競賽中取勝,可讓該國搖身一變成為抗疫領導者,以鞏固其全球地位,更能優先收購疫苗,又可以賺取專利稅。

世界多國正全速研製疫苗之際,俄羅斯早前忽然宣稱將會提供大規模接種,但專家紛紛質疑疫苗的安全效用。接種疫苗攸關人命,疫苗競賽不應政治先行,一旦出現問題,只會打擊民眾接種的信心。



爭議:疫苗分配的公平性

安全之外,疫苗是否充裕也是一大挑戰。富裕國家和國際機構正與醫藥企業制訂雙邊協議,確保在疫苗研製成功後,可優先獲得購買的機會,例如美國已斥資98億美元預購了7億劑疫苗。

根據「COVID-19疫苗全球取得機制」(COVAX)統計,2021年預計可生產20至40億劑疫苗,而富有大國已預購超過20億劑。

有意見指,疫情可能因疫苗分配不均而持續流行,造成更多死亡,只有讓低中收入國家也能得到疫苗,才能降低疫情流行程度。因此,世衞應盡早與多國協調商討, 確保疫苗分配公平性,否則只會令貧富懸殊問題和疫情加劇。



Mindmap:研發疫苗現況與挑戰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政府今日宣布,已就參與COVID-19疫苗全球獲取機制提交意向書,為市民預留有潛質的疫苗,並配合本港雙管齊下的疫苗採購策略。

COVAX機制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和世界衞生組織參與牽頭,旨在促進2019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和生產,並確保世界各地能獲公平分配疫苗和保護最脆弱的群組,目標是在明年底前將疫苗送抵各參與國家和經濟體。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現時仍未有預防2019冠狀病毒病的疫苗獲監管機構批准於人體使用,但政府預計有效疫苗面世後,全球競爭將非常激烈,因此,須盡早採取行動,參與COVAX機制可為本港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網。

資料來源:摘自2020年9月4日政府新聞網

多角度思考

1.參考資料A漫畫,說明新冠肺炎下國際疫苗研發的狀況。(6分)

2.參考資料B及個人所知,你認為國際間應該如何確保世界各地能獲公平分配疫苗和保護最脆弱的群組?試提出可行建議。(10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同學應先描述漫畫的情景,再進一步說明情景所反映的現況:
‧研發人員的表情緊張,反映多個國家同時在疫苗研發方面顯得積極冒進,因為各國都希望通過成功自產疫苗,提升政府的威望和國際地位;
‧國家的研發人員都圍起了壁壘,反映出在「世界疫苗競賽」中,各國缺乏溝通,各自為政;
‧身穿WTO的監察人員只站着和交叉雙手,反映世衞作為國際衞生組織,在協調各國研發疫苗上袖手旁觀/束手無策,同時反映世衞的公信力存疑。

2.同學可從國際協作、知識共享、世界分工、向藥廠提供支援等方面提出建議:
‧參考資料B,國際社會可協訂一個公平分配為原則的方案,令疫苗的供應是按需要,而不是按負擔能力分配給政府及機構。
‧所有有關新冠肺炎的研究知識、數據、知識產權必須公開,並且要求所有獲公共財政資助而研發成功的治療方法及疫苗須免除專利,以達幫助致共享。
‧富裕國家可向貧窮國家提供資金,協助生產和分發疫苗。
‧藥廠的利益不應置於全球人民健康之上,國家可以從立法和提供補貼方面,確保藥物價格不會遠超人民能夠負擔的水平。

學習工具

疫苗研發 議題摘要




議題本質


全球化增加國與國的溝通,讓國際間加強合作抗疫,共同制定公共衞生的國際協議,不同國家的醫療技術團隊亦能有更多交流,加快開發疫苗及藥物,以對治仍然肆虐的新冠病毒。疫苗研發雖刻不容緩,但絕不應淪為世界競賽及政治工具,應遵照高科學標準,一旦人們對疫苗失信心,則疫情更難受控。

議題相關單元

公共衞生
全球化

持份者

‧疫苗研發企業
‧藥廠
‧富裕國家
‧貧窮國家
‧世界衞生組織
‧非政府組織
‧病人

新冠疫苗保障機制 COVAX Facility

新冠疫苗保障機制COVAX,這項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流行病預防創新聯盟及世界衞生組織參與牽頭的計畫,旨在促進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研發及生產,並確保世界各地能獲公平分配疫苗和保護最脆弱的群組,避免個別國家為該國民眾爭取疫苗而直接從製藥公司預先購買疫苗。

COVAX預計於2021年底前,將20億劑有效的新冠疫苗送抵參與的地方,起碼覆蓋當地20%人口。參與該計畫的國家或經濟體已逾170個,港府於9月4日公布,已就參與COVAX機制提交意向書。

關鍵詞

‧傳染病鐵三角 infection chain
‧疫苗 vaccine
‧抗藥性 drug resistance
‧衞生意識 hygiene awareness
‧副作用 side effect
‧病毒 virus
‧免疫系統 immune system
‧防疫 epidemic prevention

參考資料

‧Covax-facility
https://www.gavi.org/covid19/covax-facility

載自2020年10月12日《S-file通識大全》

文:時光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