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狀元專訪】港華首位狀元EQ致勝 習圍棋彈琴迎戰文憑試
2020.10.06灣仔區的傳統名校香港華仁書院,去年創校百周年,並陸續舉行別具意義的慶祝活動,包括網上教育論壇、收集福袋助基層等;今年,該校誕生首位文憑試狀元洪臻,可說雙喜臨門。現就讀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一年級的洪臻,溫習秘訣是寫Error book(錯誤簿),集中處理不足;另外,他自小學圍棋及彈琴,兩者都是他的減壓良方,其中習棋多年的訓練,更助他慣於思考及培養高EQ,在紛擾世道中,仍能專心備戰文憑試。
「當學業上的挑戰愈大,愈應該尋找自己的興趣。」香港華仁書院首位文憑試狀元洪臻分享減壓之道時,引述了大學教授及中學老師的說話。眼前的洪臻,說話態度溫文有禮,聲調柔和,可能這就是自小習圍棋及彈琴,多年來所培養出來的氣質。
現時已入讀香港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一年級的洪臻,是應屆七位文憑試狀元之一,出生於中產家庭,父母從事金融業,自小居於中西區,幼稚園讀救恩學校(幼稚園部),小學時就讀聖安多尼學校,升中時因感到灣仔區的香港華仁書院是所好學校,故嘗試跨區申請,結果得償所願,並在港華的培育下,在今屆文憑試取得七科(中文、英文、數學、通識教育、生物、化學、企會財)5**佳績,為港華百周年校慶,送上一份大禮。
博弈訓練換位思考
香港華仁書院校長陳偉倫眼中的洪臻,EQ(情緒智商)很高,「比起同齡學生,高了一大截。」陳校長指面對去年所發生的事,包括社會運動和疫情等,很多學生情緒也受影響,但洪臻卻仍能保持心境平靜,專心應試。因此考試前,已對洪臻抱有信心,結果亦沒有令他「跌眼鏡」。「今年是有文憑試以來,成績最好的一年,也反映『華仁仔』是逆境自強。 」
被陳校長稱讚高EQ的洪臻,不諱言這跟小學開始學圍棋和彈琴有關,他指在備戰期間,閒來會彈琴減壓,一九八○、九○年代張學友的流行曲是他的至愛;逢周六又會在網上下圍棋,給機會自己停下來休息,又可平靜情緒。
洪臻透露,他小五開始學圍棋,源於校內的圍棋班,一試之下,認為很適合自己,而下圍棋的緩慢節奏,亦讓他可在忙碌的生活中沉澱下來,並訓練他的思考模式。「圍棋幫我很多,首先是心態上平靜些;此外,下圍棋須預測對手下一步如何走,過程中可能要推算很多步。不過,我認為下圍棋,並非追求要推算走多少步,而是學習換位思考,這也是學校常提醒我們的道理,學習不要自我中心。」
屈指一算,洪臻的棋齡已超過八年,除了參加校內的圍棋班,之後又去棋院學藝和參加比賽,更曾奪得所屬級數的全港亞軍。他現時已取得圍棋一段的證書,有資格教初級和中級圍棋學生,宣揚棋藝。
寫錯誤簿重點溫習
談到讀書心得,洪臻首先就提到要寫Error book(錯誤簿),把之前做模擬試或校內題目時,自己做錯的地方抄下,分主題記下,考試前就可重點溫習。「若要從頭溫習到尾,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懂得的部分,就不要浪費時間。」洪臻說這個溫習方法是由老師傳授,中一、中二已培養這個習慣,直至備戰文憑試,也沿用這個方法。
作為文憑試狀元,洪臻也有弱點,他坦言由於無選修物理,故修讀跟物理相關的數學延伸(單元二)時,就感到難以應付,在中五,老師更預測他數學延伸(單元二)的文憑試成績只有三級。為了爭取更佳成績,洪臻在餘下一年,就利用Error book,抄下歷屆文憑試有關題目,並在旁寫上答案及作答方法,加以溫習,終在文憑試取得第四級的不俗成績。
按考試時間表操卷
今年中學文憑試遇上世紀疫症,全港學校在農曆年後已停課,文憑試考生亦未能回校補課和溫習,須留家備戰。洪臻指他得知停課後,為調整好自己的生理時鐘和狀態,他每日六、七時就起牀,並配合考試時間表做練習,「例如一個月後的八點半是考中文,我就早一個月,在同一時間做中文卷,有演習,減少緊張。」另外,他每做一份卷後,會休息半小時,備戰期間,估計操練了三十年的公開試試卷。事實上,每年的文憑試狀元都有個特質,就是自學能力甚高,洪臻也不例外,而他指這亦跟港華的教育方針有關。「學校重視全人發展和自主學習,尤其疫情下要網上學習,都有靈活的教學安排。」他指母校會鼓勵學生做想做的事,因此,他在中學生涯參加過不少課外活動,例如做校刊和校報總編、領袖生、數學及科學學會幹事,以及參與校內「魚菜共生」系統的工作等。
此外,洪臻說學校向來着重「兄弟情」,適逢港大醫學院有多位教授是港華校友,故學校亦曾安排他和幾位同學,到港大醫學院探訪譚廣亨教授,了解當醫生的經驗;陳校長補充,同是校友的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早前也和幾位校友回校,跟師弟們作分享。洪臻亦計畫日後跟幾位同樣入讀港大醫學院的同學,為師弟辦港大醫學院的模擬面試作培訓,回饋母校。
父母窩心支持滋潤靚湯打氣
雖然出生於中產家庭,但洪臻指父母不曾強塞他做大量補充練習,或參與很多課外活動,反而是洪臻對自己要求高,故父母常提醒他要放鬆點,別給自己過大壓力,小時候又常跟他玩大富翁,希望兒子別太集中於學業。
爸爸心理輔導
洪臻表示,父母對他的支持很重要,他指應考文憑試第一科前,明明早早上牀就寢,但輾轉反側至凌晨一、兩點仍未入眠,於是走出客廳呆坐,被吵醒的父親見狀,便立即跟他心理輔導,指他已做足準備,再緊張也無用,成功開解兒子;此外,洪臻的母親在考試前一晚,又會為兒子煲靚湯,滋潤身心。
「考試期間,每早出門時,媽媽都會為我打氣,這是我上考場很大的強心針。」洪臻說,考試期間他每早六時半起牀,母親亦陪他早起溫習,「每日個多小時,她就只是坐在旁邊陪我,當出門口時,她會提醒我小心點、不用緊張等等,讓我覺得有人支持,I'm not alone!」
與君同行跨越世紀
香港華仁書院首次誕生文憑試狀元,校長陳偉倫指同學有好表現,學校固然開心,但他指華仁的目標,並非要「追狀元」,而是希望做全人教育,幫助同學實踐志向。就港華去年踏入百周年校慶年,本來有連串慶祝活動,然而就去年開始的社會運動和疫情,很多活動都要取消、改地點或延期。陳校長說,不論已舉行或即將舉行的活動,在慶祝之餘,也想帶出華仁「與君同行」(Men for and with others)的教育特色。
陳校長表示,已舉行的校慶活動,包括由二百位學生和舊生合作的原創音樂劇《Legacy》、舊生重聚外,在今年一月疫情開始嚴峻,坊間開始「搶口罩」時,校監周守仁神父提出發起口罩募捐運動,並由港島和九龍兩所華仁一同合辦,結果收集了逾二萬個口罩,通過不同非牟利機構,送給有需要的人。
至於未來的活動,還有預計明年舉行的感恩彌撒、本月中的耶穌會網上教育論壇,以及本月尾舉行收集福袋活動,並捐給有需要的人和機構。「期望可收集一萬個福袋,同時申請入健力士紀錄。」
與哈佛研創新教育
對往後的發展,陳校長指來年會推行IDEEA(Innovation、Design、Engineering、Entrepreneurship、Art)計畫,即涵蓋創新、設計、機械、企業和藝術的元素,在生活與社會科、視覺藝術科和電腦科等跨科合作的學習;另外,該校亦和哈佛大學合作,研究如何在校內探索及推行創新教育,「哈佛大學在背後支持,現時網上做,目的是研究如何用創新方法,在各科提升教學效能。」
記者:陳艷玲 攝影:蔡建新、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