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日本變天 新首相上場 安倍政績 聯繫全球

2020.09.28
24076 24076

封面專題

全球化+公共衞生



兩度拜相、日本最長任期首相安倍晉三,於上月底以健康問題宣布辭任(9月16日贏得自民黨總裁選舉的菅義偉成為新任首相)。安倍領導下的日本令人關注,影響遍及國內以至國際,包括「安倍經濟學」之「三支箭」、近年「不安本分」動作多多的自衞隊、欲振興經濟與地位而申辦的東京奧運會,甚至安倍對待二戰歷史的態度……統統都屬國際新聞頭條。這些國際新聞與全球是怎樣互動?同學不妨藉此來學習「全球化」。

觀點與角度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擔心身體健康問題會影響個人對政策的判斷,不能滿足日本國民的期望,故決定辭任,但不代表從此退出政壇,日後會繼續以眾議員身分參與制定政策,亦會參加下屆眾議院選舉。

美國總統特朗普:安倍很愛自己的國家,我想向安倍晉三首相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是我的好朋友,我對此感覺非常遺憾。

英國首相約翰遜:安倍晉三為日本和全世界成就偉大的事業,英日關係在其領導下,在貿易、國防及文化聯繫方面日漸增強。

韓國青瓦台發言人姜珉碩:安倍晉三作為日本在任最長的首相,期間取得多項有意義的成果,特別在發展韓日兩國關係方面發揮重大作用。

德國總理默克爾:安倍一直致力於為多邊主義而奮鬥,對其離職感到遺憾,祝願他健康。

日本新聞網(JNN):民調顯示,安倍晉三宣布辭職後,其內閣支持率不跌反升,彈升了二十七個百分點,達62.4%。

探討安倍3大政策目標

背景:最長時間首相 民望反彈

看過各國領導人對安倍晉三辭任日本首相的回應,可見安倍在國際層面為日本打下了不錯的外交關係;即使近年被爆出一連串醜聞和被指防疫不力,支持率不斷向下,但當他宣布辭職後,民望反彈,也許是日本國民驟然回望,覺得安倍也是個有為的首相吧。

安倍晉三是日本至今在任最長時間的首相,他希望帶領日本走出經濟低迷的幽谷,提升日本經濟、話語權等國際地位,其政策方案都以此為目標導向,不過凡事都在互動,他想怎樣影響世界,而世界又是怎樣回應他?不妨從以下三大項目反思國際關係:

項目1:安倍經濟學←增商品競爭力

日本曾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是泡沫化的經濟在1989年崩潰,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每年增長不足百分之一,陷入衰退軌道,過去二十年更被稱為日本「失去的二十年」。

安倍晉三在2006年首度拜相,後因潰瘍性結腸炎一度退隱休養,於2012年12月再度拜相至今。當年甫上場不久,就提出重振日本經濟的三大方向,被稱之為「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包括推出寬鬆貨幣政策、通過擴大公共財政支出和可以刺激投資的結構改革。當中備受世界關注的是寬鬆貨幣政策。安倍希望日圓貶值,若匯率走低,就能增加日本商品在全球的競爭力,帶動出口增長。

貿易戰+疫情 窒礙復甦

事實上,日本歷經多年通貨緊縮,在政策推出後,經濟的確開始出現通貨膨脹迹象,消費者恢復信心,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位雖落在中國手上,但也守得住第三位。然而,全球經濟是互動的,相互影響,安倍想增加商品在國際間的競爭力,國際間的兩大國——中國和美國卻爆出貿易戰,影響了全球貿易情況和貨幣匯率,加上新冠病毒疫情影響,抵銷了日本GDP的復甦,安倍經濟學的如意算盤打不響了。

智庫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認為,日本GDP要回到逼近五百四十兆日圓(近年高位),可能要到2024年才有機會看到。



項目2:自衞隊←增軍事力量

日本自二次大戰戰敗後,解散軍隊,簡單來說是不可以有擁有軍隊,但日本的武裝力量(自衞隊)卻愈來愈強勁;2018年,日本在軍費方面開支之高,全球排名第七。

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和話語權如何,源自其綜合實力(包括軟實力和硬實力),其中硬實力主要是軍力;日本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在軍事方面一直受到憲法的約束,因此安倍晉三自拜相後就一直竭力爭取自衞隊能主動採取軍事行動。

國際壓力 反對修憲

安倍的方法就是修改憲法,在其中加上一些條款。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作為國家主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此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而安倍就想加上「上條的規定不妨礙為了守護我國的和平與獨立、保衞國家及國民安全而採取必要的自衞措施,作為目的在此的實力組織而保持自衞隊。」及「自衞隊的行動由法律規定,並由國會承認及其他規管所限制。」

如此一來,日本以後就可名正言順地以規模像軍隊一樣的自衞隊進行「軍事活動」,不過安倍的修憲計畫還沒成功,其中一個原因是來自國際間的壓力,特別是二戰時遭日本侵略的國家(例如中、韓)表達不滿和反對。

項目3:東京奧運←振興經濟+擦亮形象

安倍甫上台就致力爭取東京奪得2020奧運會的主辦權,最終亦如願以償,舉國上下着手建設籌備,冀望藉東京奧運向世界展示自「311地震海嘯」後煥然一新的日本,同時賺取外匯收益,是為振興日本社會和經濟的重要一環。

延期舉行 狀況難料

以2012年英國倫敦奧運為例,根據英國政府當年估算,舉辦奧運後,英國會得到280億至410億英鎊的總增加值,可見奧運賺錢能力驚人!因為除了奧運期間的旅遊、門票、轉播和商業贊助等收入,還有事後收益,例如奧林匹克公園改成東倫敦的文化教育中心,為該地區創造3千個就業崗位和28億英鎊的經濟效益。

根據全球數據(Global Data)統計,東京奧運的媒體和贊助權總計約有100億美元,預計門票收入8憶美元;可惜安倍晉三的如意算盤被一場疫情打亂了,雖然宣布延期至明年舉行,但能否以之振興經濟?畢竟延期令成本上漲,加上疫情狀況未明⋯⋯一切難以預計,然而安倍卸任,管不了、不管了!

Mindmap:安倍政策與全球關係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南韓一家私營植物園裏一座名為「永遠的贖罪」的銅像,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原型塑造,顯示他俯首向一名坐着的慰安婦少女銅像下跪。這組銅像引發日本政府震怒,稱將對日韓兩國關係產生「決定性衝擊」。日本網友指責韓國的言論也在網上擴大。

共同社引述政府消息人士說:「不僅是首相,也等於日本受到了侮辱。」外交小組組長中山泰秀說:「即使是韓國普通民眾所為,也不容忽視。」事件引發日韓兩國網友的討論。很多日本網民對此表示憤怒。有網友稱這超越仇恨的挑釁,應立即對南韓發起制裁。

南韓外交部就「安倍謝罪像」承認,國家須遵循禮遇外國領導人的外交慣例。外交部發言人金仁澈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世界各國應遵循國際禮讓原則,對外國領導人講究國際禮儀。但南韓外交部認為這是私人事件,沒有進一步評論。

資料來源:摘自2020年7月29日《星島日報》

資料B

日本戰敗七十五周年紀念日,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等四名安倍政府內閣成員,上午到供奉了二戰日本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參拜,是日本時隔四年再有閣員在戰敗日到靖國參拜,也是安倍執政期間人數最多的一次。

靖國神社奉祀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的甲級戰犯,首相安倍晉三2013年12月到靖國參拜,遭到中國與南韓反彈。安倍昨日以執政黨自民黨總裁身分,自掏腰包奉納祭祀費。

資料來源:摘自2020年8月16日《星島日報》

多角度思考

1.根據資料A,簡述新聞事件的爭議點。(4分)

2.綜合資料,以「外交禮儀」角度來評論上述兩宗涉及安倍晉三的事件。(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韓國方面認為,日本當年的侵略、所作所為對人民造成的傷害,理當認罪和贖罪,但日本方面認為,這樣的表達(下跪銅像)是一種侮辱。

2.
‧「外交禮儀」中,禮遇外國領導人等等要求是國際慣例,重點在於尊重。
‧資料A中,以安倍晉三為原型塑造銅像作贖罪,單方面「一廂情願」作出這樣的表達,對日方有欠尊重。
‧資料B中,安倍晉三上任初期曾參拜靖國神社,但被批評後,近年來都沒有再親自參拜,可以說是顧及二戰時被侵略國家人民的感受。
‧上述兩種做法都欠妥,即使態度尊重但避而不談也不是治本良方,惟有理性和平對話,才能找出解決國與國這個歷史心結的最佳方法。

學習工具

安倍政策 議題摘要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常聽說日本自經濟泡沫爆破後,走入了失落的二十年。現今日本經濟雖然仍處於低迷,但還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近年亦略見起色,安倍晉三擔任首相應記一功。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下,一國經濟如何受到他國的影響,同學不妨藉着安倍的請辭,回顧一下他任內的施政,如何力挽經濟走下坡的現況,又如何振興日本在世界的地位與發展,而世界又如何回應他。

議題相關單元

全球化
公共衞生

持份者
‧(前)日相安倍晉三
‧日本國民
‧二戰時被日本侵略的國家和人民
‧有與日本貿易的國家和企業

話語權 Discursive Power

話語權,是一種權力(Power)而非權利(Right),應用在國際關係事件中,就是國際話語權。擁有這種力量,就可以幫助權力單位,例如國家、人物或組織等等,在各個領域上達到成功說服的目的。每個政權都渴望擁有話語權,以便在國際間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因着各國的情況不同,想要獲得權力的範疇、方法都有不同,有的通過硬實力——軍力、有的通過軟實力——文化滲透去達成。

關鍵詞

‧自衞隊 Japan Self Defense Force
‧靖國神社 Yasukuni Shrine
‧安倍經濟學 Abenomics
‧外交禮儀 Diplomatic Protocol
‧貨幣寬鬆 Quantitative Easing
‧貶值 Depreciation
‧奧運會效應 Olympic Effect

參考資料

‧奧運會真的能賺錢嗎?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536975.html

載自2020年9月28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