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美挑鷸蚌相爭 中印衝突有外因

2020.06.18
23601 23601

中印軍隊在兩國邊境爆發嚴重肢體衝突,導致多名印度士兵死亡,解放軍亦有多人死傷,是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以來,雙方首次有軍人在衝突中喪生。由於印度總理莫迪近年鼓吹民族主義,加上美國密謀(1)打「印度牌」,令中印邊境對峙(2)增加,兩國若因而爆發嚴重軍事衝突,徒添地緣局勢緊張,更不利已受疫情重創的中印經濟和民生。

在鄰近印度克什米爾拉達克的中印邊境,雙方軍隊上月發生打鬥後,各自增兵並對峙了一個多月。中印軍方本月初為此談判,以圖平息事件,但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印度士兵本周一兩次越過邊境綫,挑釁和攻擊中方人員,造成雙方嚴重肢體衝突。

字詞解釋

(1)密謀︰秘密計畫。

(2)對峙︰相對而立;相互抗衡。

成語學習

兩敗俱傷

中印軍隊在邊境爆發軍事衝突,導致多名印度士兵死亡及多名解放軍死傷。新聞以「鷸蚌相爭」形容中印衝突,意味最終可能「兩敗俱傷」,一如《史記.張儀列傳》中兩虎相爭的下場。

成語「兩敗俱傷」出自《史記.張儀列傳》。戰國時著名的縱橫家陳軫說秦惠王不要介入韓、魏兩國交戰,應等待兩國兩敗俱傷時進兵。其時陳軫引「卞莊子刺虎」的寓言為喻︰「卞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鬥,鬥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故事中卞莊子想刺殺猛亮,僮僕阻止並認為兩虎正要吃牛,食物甘美必引起爭奪,一旦打起來,大的會受傷,小的會死亡。這時候只要追逐受傷的老虎並刺殺牠,一舉獲得刺殺雙虎的美名。秦惠王聽從建議,並採取坐山觀虎鬥的計謀,待韓、魏兩國兩敗俱傷時,秦國再發兵攻打魏國,最後取得大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