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領」導團隊 「袖」靠這句

2020.06.16
23570 23570

題目:

作為領袖,以下哪句座右銘較有效提醒自己應如何帶領團隊?

上梁不正下梁歪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參考材料一

《論語‧為政》:「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語譯:
孔子說:「管理國家要以身做則。如同北極星,安然不動而衆星繞之。」

 


 

參考材料二

 

 


 

參考材料三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記載秦朝末年,群雄起義反秦,秦將章邯率兵攻趙,以重兵圍攻鉅鹿。楚懷王派宋義、項羽救趙,但宋義卻停兵不進。項羽殺了宋義取得軍權後,派遣二萬兵將渡過漳水,救援鉅鹿。之後,趙將陳餘又請求項羽派更多兵力支援,項羽於是帶領全部的軍隊渡河,然後將渡河的船弄沉,打破煮飯的鍋子,燒掉駐紮的營地,並只帶三天乾糧,以示必死之決心,不做撤退的打算。經過九次大戰,終於打敗秦軍。這即是歷史上有名的「鉅鹿之戰」,項羽為使士卒拼死戰鬥,渡河之後,即將渡船弄沉,把釜甑打破,以斷絕士兵後退的念頭。

 


 

小組討論

以5 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 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 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 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 有甚麼重要因素會影響帶領團隊的成效?

‧ 兩句座右銘如何影響這些因素?

‧ 學習座右銘裏的道理,會有甚麼好/壞處?

 

答題技巧小貼士:

✓古今中外都曾出現不少成功領袖,同學不妨留意他們說過的話或做過的事,多收集這些例子或名言。切記在引用時把人、事、物都說對,否則只會事倍功半,減低說服力。

✓雖然選項中的金句都耳熟能詳,但是在闡明自己的選擇時也應稍微解釋句子的意思。這樣做不但能令考官知道自己沒有誤解,而且也能確保大家都同意圍繞這個定義作討論,減低自說自話的機會。

 


甲同學 認為上梁不正不梁歪最有效提醒自己

‧ 要令部下信服,就要做他們的榜樣,以自身的行為說服他們。

‧ 作為領袖,要有管治威信,才能使指令有效傳達;若果指令不能傳達或實行,即使有很強的個人能力,也無法令團隊完成任務。

‧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 只有自己言行端正,才能使團員順服,這樣就能有效把訊息傳遞下去,付諸實行,反之亦然。

比較:一個團隊的士氣確實重要,破釜沉舟的態度的確能使士氣提升。但維持士氣就不只是一時間的事,是要持續做到。為了讓團員保持良好狀態,營造內部良好氣氛,領袖以身作則才能使士氣長期保持良好。

‧ 因此,要帶領團隊,「上梁不正不梁歪」是更好的座右銘。

 

乙同學 認為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最有效提醒自己

‧ 團隊須士氣高昂才可保持高水準發揮,甚至超出預期,突破極限。

‧ 挑戰任何事物,除了須要自身能力外,還要有很強的心理狀態。

‧ 一個團隊擁有好的士氣能使團員之間嘗試互相依靠和信任,培養默契,從而做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而提升士氣正是領袖的責任。

比較:一個團隊不時都會遇到逆境,有時要超水準發揮才能解決問題。領袖以身作則或許能使團員聽從,但團員或許只會因此倚靠領袖的意見;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心態面對困難,能使所有人更投入,集所有人的力量和智慧,才更有機會扳倒難關。

‧ 因此「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更能提醒一個領袖如何帶領團隊。

 

丙同學 認為上梁不正不梁歪最有效提醒自己

‧ 無論是帶領國家、球隊,或是任何團隊,以身作則都有其重要性。

‧ 從「齊桓公好服紫」的故事,可以看到一個君主的一舉一動能大大影響其人民的行為。其實,不同朝代的興衰更替都與君主的表現息息相關,可見在上位者有否以身作則甚為重要。

‧ 又例如一個球隊選隊長,通常都不只是按球技揀選,還要觀察他們的品行。選擇一個品行良好,沒有負面新聞的人為隊長,更能使其他隊員信服,聽從他的臨場指揮。

‧ 「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心態,確實能提升,甚或催谷團員能力,但並非沒有副作用。這種心態通常在沒有退路的危急情況下帶來奇效,若果平日也不斷向團員發放這個訊息,這種催谷出來的警覺性或能力就不能長久以往地維持,正如經常喝提神飲料會使這些飲料漸漸失去效用一樣;以身作則須領袖長期都要言行端正,長時間都能對團隊有益。

‧ 因此以「上梁不正不梁歪」為座右銘更佳。

文:劉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