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憤〉陸游
2020.06.09文言文閱讀理解
〈書憤〉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①夜雪瓜洲②渡,鐵馬③秋風大散關④。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⑤。
出師一表⑥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⑦間!
註解
- 樓船:高大的戰船。
- 瓜洲:即瓜洲鎮,在今江蘇省境內,是古時江防要地。
- 鐵馬:披着鐵甲的戰馬。
- 大散關:當時南宋與金在西北的交界處。
- 斑:斑白。
- 出師一表:指諸葛亮的〈出師表〉。
- 伯仲:本來指兄弟,引申為諸葛亮。
練習題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8分)
- 早歲那知世事艱 _________
- 塞上長城空自許 _________
- 千載誰堪伯仲間 _________
- 千載誰堪伯仲間 _________
2. 試根據〈書憤〉的內容,在以下橫上填上最適合的答案。(8分)
〈書憤〉前四句是回顧往事,開首塑造了詩人早年a. _________________卻不懂得世道的自我形象。他遙望着北方b. _________________,胸中的憤恨鬱積如山,可是壯志未酬已c. _________________。尾聯是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自己也會效法諸葛亮為國d. _________________。
3. 根據〈書憤〉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6分)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a. 詩中「樓船」和「鐵馬」都是作者幻想出來之物,以襯托眼前風光的雄偉。 |
〇 |
〇 |
〇 |
b. 作者自比為可以捍衞國家、防禦敵人的邊塞長城。 |
〇 |
〇 |
〇 |
c. 作者認為諸葛亮的〈出師表〉是世間上最出色的文章,無其他作品可以媲美。 |
〇 |
〇 |
〇 |
5. 以下哪一項最能夠概括此詩的氣氛和感情色彩?(2分)
〇A. 慷慨蒼涼
〇B. 孤寂冷清
〇C. 沉鬱悲憤
〇D. 絕望荒涼
6. 詩名為〈書憤〉,所憤的為何事?試歸納三點並說明之。(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詩的尾聯運用諸葛亮的典故,表達了詩人的甚麼情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 a. 早年 / 年輕
b. 自認為
c. 可以
d. 相比 - a. 滿腔愛國熱忱
b. 被金人佔領的中原
c. 鬢髮先斑
d.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a. 錯誤
b. 正確
c. 無從判斷 - C
- 本詩以「憤」字為詩眼,所憤者有三:其一是壯志未酬身先老之憤(2)、其二是中原淪陷未收復之憤(2),最後是奸佞當道,朝中無諸葛亮之類的謀國大臣之憤(2)。
- 通過諸葛亮的典故,詩人表明了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1),並渴望效法諸葛亮堅持北伐,施展抱負,報效國家(1)。同時,通過對諸葛亮的讚揚,嘆息南宋朝廷中就沒有一個可以與之相比之人(1),用以表明對朝廷不思恢復中原的氣憤(1)。
語譯
年輕時哪裏知道世事艱難,
北望被金人侵佔的中原氣慨有如高山。
讚賞劉錡等曾乘着高大的戰艦在雪夜裏大破金兵於瓜州渡口,
吳璘等也曾騎着披甲的戰馬在秋風中大敗金兵於大散關。
我白白地自認為是邊防上的長城,
對鏡照看衰老的頭髮早已花白。
〈出師表〉這篇文章真是舉世聞名,
千載以來誰能與諸葛亮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