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亞洲大學排名 港五大學皆倒退

2020.06.05
23516 23516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最新亞洲大學排名出爐(1),清華大學連續第二年穩佔亞洲「一哥」寶座,北京大學亦由去年第五位躍升(2)至亞洲第二,力壓新加坡國立大學和香港大學。香港今年繼續有六所大學上榜,但除港大維持排名外,其餘各校排名均跌,去年排名第三的科技大學,今年退居第五。THE指新冠疫情對全球高等教育有重大影響,中斷國際人才流動,但亦變相對亞洲院校未來發展更有利。

字詞解釋

(1)出爐︰從烤爐中取出;引申為產生、誕生。

(2)躍升︰跳升。

文化知識

國子監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最新亞洲大學排名顯示,今年內地的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包辦排名榜首兩位,香港大學維持排名第四。「國子監」是中國古代最高學府,也是教育管理機構。

國子監的前身是「國子學」,晉武帝司馬炎時設立;北齊時改名「國子寺」;及至隋煬帝時,再將「寺」改為「監」。「國子監」在唐宋時期,是國家教育管理機構,下統「六學二館」(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和算學),以及弘文館和崇文館。

「監」是政府機構的意思。最初的國子監只是掌管教育的機關,後來兼有行政機關和最高學府兩大功能。國子監內最高的主管官是祭酒,如唐代文學家韓愈、元代文學家姚燧、明代理學家湛若水、宰相嚴嵩等都做過國子監祭酒。

能夠進入國子監讀書的學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稱為「監生」。明、清兩代規定,必須是「貢生」(成績優異的秀才)或「蔭生」(依靠父祖的官位而取得入監資格的官僚子弟)才有資格入讀;除本國監生,明代開始招收留學生,包括來自日本與琉球;清代更有從朝鮮、俄羅斯等國的留學生入讀。及至清末,國子監成為賣官機構,其後隨着科舉廢除,國子監亦告撤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