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梅〉蘇軾
2020.06.02文言文閱讀理解
〈紅梅〉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
故作小紅桃杏色,尚餘孤瘦①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酒暈無端上玉肌。
詩老②不知梅格③在,更看綠葉與青枝④。
註解
- 孤瘦:疏條瘦枝。
- 詩老:指北宋詩人石延年。
- 梅格:紅梅的品格。
- 綠葉與青枝:石延年〈紅梅〉詩有「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句。
練習題
1. 試解釋以下畫上橫綫的字詞:(8分)
- 自恐冰容不入時 ________
- 故作小紅桃杏色 _________
- 寒心未肯隨春態 _________
- 酒暈無端上玉肌 _________
2. 試根據〈紅梅〉的內容,在以下橫綫上填上最適合的答案。(6分)
這首詩的體裁是a. _______________,作者因讀北宋詩人石延年〈紅梅〉一詩有感而作。作品通篇以擬人的手法,描寫出紅梅b. _______________的姿態精神和氣質,表現了作者不願c. _______________的態度和豁達灑脫的品格。
3. 根據〈紅梅〉的內容,判斷以下陳述:(6分)
|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
a. 這詩的特點是合寫物、抒情、議論於一體,並通過意境來表達思想感情。 |
〇 |
〇 |
〇 |
b. 詩中一句「故作小紅桃杏色」,是貶斥梅花的忸怩作態。 |
〇 |
〇 |
〇 |
c. 作者譏評石延年只寫出紅梅的形態,未能進一步發掘出更多東西。 |
〇 |
〇 |
〇 |
4. 以下哪個不是這首詩所運用的修辭手法?(2分)
〇A. 誇張
〇B. 用典
〇C. 比喻
〇D. 對偶
5. 作者認為甚麼是「梅格」?(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前後寫了「故作小紅桃杏色」和「寒心未肯隨春態」,這是否前後矛盾?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 a. 不合乎時宜
b. 顯現
c. 順從
d.醉酒的紅暈 - a. 七言律詩
b. 傲然挺立
d. 隨波逐流 - a. 正確
b. 錯誤
c. 正確 - A
- 「梅格」即是紅梅的格調(1)。作者在詩中所說的「梅格」有兩種意義,其一是梅花稀疏俊逸,強調內在的孤傲高潔(1),不同流俗的孤高品性(1);其二是紅梅外在的自然隨和(1),無論妝成何色,都與「桃杏」截然不同(1)。
- 作者通過描寫獨開的梅花,指出梅花雖然想遷就環境而同於流俗(1),但本質卻難以改變,僅學得外貌,無法打從內心認同流俗(1)。經過一番掙扎後,紅梅決定保留自己的本質,即使與世俗格格不入,依然不後悔(1)。雖然梅花的外貌已經染上春天的酒暈,但內在的品格仍然沒有絲毫改變(1)。這個寫法並沒有自相矛盾(1),用意是抒發作者在現實中,拒絕隨波逐流的內心掙扎(1)。
語譯
梅因為怕愁又貪睡,所以獨自較慢開花;又恐怕冰雪潔白的容顏,不合乎時宜。所以故意顯現如桃杏般粉紅的顏色,但仍舊保有孤高瘦硬,傲霜凌雪的姿態。耐寒的特質,絕不肯因春天到來而改變神態,粉紅的花色,就如醉酒的紅暈,沒來由地浮上晶瑩如玉般的肌膚。詩翁石延年不了解紅梅特有的品格,只知道看綠葉能辨梅、桃,看青枝來分梅、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