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大文豪的趣怪小習慣

2020.05.15
23378 23378

  翻開一本又一本的經典名著,細讀經歲月洗刷但仍舊雋永的文字時,也許以為大文豪必定是手執羽毛墨水筆,端坐在書桌前,聚精會神地寫下將被後人傳頌的一字一句。愛書人的幻想,少不免把文人「神化」了。事實上,文人創作時有不少「怪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看過大作家的小故事後,相信大家對「怪」將有另一重理解。


 

何謂怪癖

  歸根究柢,何謂怪癖?「癖」字從「疒」部,很容易予人負面感覺,讓人以為怪癖等同某種怪病。可是翻查字典,原來「癖」並不單單意指疾病。

  《新華字典》對「癖」的解釋為「對事物的偏愛成為習慣」。日本權威辭典《廣辭苑》亦同樣指出,「癖」為「某種嗜好或習慣」。兩者均點出,「癖」只是一個習慣,不過是尋常事。

文豪的工作空間

  工作環境對創作的影響毋庸置疑,窺看大作家的工作間,說不定能夠找到他們風格形成的原因。

  英國作家狄更斯對自己的寫作環境就有十分嚴格的要求。他喜歡安坐在書房內創作,因此對房間布置的規定很是嚴謹:他的書桌必須要置於窗子前,寫作時一定會用到的鵝毛筆和藍墨水則放置在桌上,旁邊會放幾件裝飾品,包括一瓶鮮花、一把裁紙刀、一片有一隻兔子作裝飾的鍍金葉片等;並且,他需要處於絕對安靜的環境,才會開始創作。

  至於「童話大師」安徒生則喜歡周遊列國,在旅行中獲取靈感。當時的文人鮮有出國,但他居然曾出國二十九次之多,足迹踏遍歐洲各國。

  • 這張書桌屬於狄更斯,他對擺設的要求讓人摸不着頭腦。

 

  • 歐洲如畫的山水幻化為安徒生作品的夢幻場景。

 

異的作息

  都市人的作息絕對算不上健康,這對村上春樹而言,正是寫作大忌。他在進入寫作狀態時,凌晨四點便起牀,然後連續工作五、六個小時,下午會跑步或游泳,晚上九時就寢。村上春樹絲毫不覺規律的生活乏味,更視之為創作養分的來源。他曾表示:「這樣的重複本身就很重要——它是一種催眠。我為自己催眠,以求更深入心靈。」

  而作者必須有健康的身體寫作,才能以筆尖打動人心。不過,海明威的作息就談不上健康了。他有酗酒的陋習,傳說他曾說:「喝了再寫,醒了再改。」這足見他真是愛酒如命。

稿紙藏學問

  除了創作時間和環境,有些作家還特別注意他們筆下的稿紙。法國作家大仲馬在寫作時,貫徹法式風情,愛以不同顏色的紙寫作,更會以各種色紙區分不同文體:據說藍色稿紙屬於小說,黃色是詩篇的顏色,散文則落在粉紅色紙上。

  相比之下,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的作風較為低調。由於她不希望自己的手稿被僕人或家人看見,因此總是以能隨手藏起來的小紙片寫作,這種小心實在難以置信。

瘋狂的美食家

  創作需要動腦筋,費神自然消耗不少能量,相信不少同學都喜歡邊溫習邊吃零食,作家也和大家一樣,在高度集中的創作過程中,他們都需要一些小食來調劑心情,緩解創作壓力,同時充充電。

  夏目漱石就非常饞嘴,更為甜食而瘋狂。他愛吃羊羹,也喜歡餅乾,所以有「餅乾老師」的戲稱。在與朋友的書信往來中,他曾提到「啃着餅乾檢查試卷的答案,餅乾一掃而空,檢查工作卻毫無進展」,令人不禁失笑。

 

文、插圖:盧乙彬 部分圖片: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