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大考備戰玄機──前瞻高頻恒常議題:中國核能發展

2020.05.13
23359 23359

識者生存

近期石油價格急跌,主要是受到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全球經濟受挫,因而對石油需求持續下降。因此,外界原先估計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會計畫減產來確保石油價格不會急跌,但礙於俄羅斯不但不願意減產,反而在最初的談判階段決定增產,隨即沙特等油組國亦仿傚俄羅斯做法,增加油的產量。當供應持續增加,但需求減少,價格自然下跌;所以,油價應聲下挫至多年來的新低水平。

及後,石油輸出國組織與盟國(OPEC+)最終重返談判桌,並達成初步共識,不再增產並承諾減產。然而,作為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的美國,至今並無明確承諾會減少油產量。因此,牽引着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的石油產量與價格,往後究竟何去何從,加上對各地的經濟影響,仍然充滿很多不確定性。



配合發展 能源需求增

作為石油消耗大國之一的中國,近年積極發展核能。根據國家能源局早前發表的《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報告清楚指出,中國將會積極推動發展各種新能源,當中包括核能,藉以在2030年前超越美、日兩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核能大國。的確,中國自改革開放至今,一直以世界工廠自居,經濟結構側重於第二產業。隨着中國的經濟發展──城市化及工業化,可以預計中國對能源的需求有增無減。

為了應對持續增加的經濟活動,促使中國積極發展可替代能源,包括核能來取代傳統能源;加上為了配合《中國製造2025》的方針,近年除了鞏固第二產業的發展,同時又積極推動經濟結構的轉型。所以,可以預計對能源的需求有增無減,因而促使中國自2015年已經重啟推動發展核電的進程。



推核能發電 減空氣污染

中國一直主要依賴非潔淨的不可再生能源,而這些能源在發電的過程中往往會排放大量污染物如懸浮粒子PM 2.5、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等,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並進一步加劇內地霧霾問題。所以,為了應對愈趨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促使中國積極發展相對較潔淨的能源,例如核電來取代現時的傳統能源。

由於核電在發電過程中不會產生空氣污染物或溫室氣體,可以說,核電的碳排放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數值近乎零;加上中國自「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積極推動「美麗中國」的方針,及至「十九大報告」進一步確立將「美麗中國」作為今後建設成為現代化國家的另一重點方針。

「潔淨」能源 安全成疑

多年來,內地空氣污染問題嚴重,根據國家環境部的報告顯示,全國不足四分之一城市的空氣質素達標;所以,可以預計,當全國空氣污染問題持續,將會增加市民大眾患上呼吸道疾病,甚至慢性病,例如心臟病等風險,有損民眾健康的同時亦加重全國醫療系統的負擔。

為了應對愈趨嚴重的民眾健康問題,這促使中國積極發展相對較潔淨的能源,例如核電。相信健康代價的考量,是內地近年積極發展核能的原因之一。然而,筆者亦想同時指出,核廢料含放射性,加上核能發電過程製造大量熱水,形成熱污染,所以核能發電的安全性仍然備受質疑。

因此,全球各國是否值得如中國般加快核能的推動,值得學生們加以思考。

載自2020年5月13日《S-file通識大全》

文:潘晨健老師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