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腳印〉(節錄)王鼎鈞

2020.03.20
22849 22849

卷一白話文閱讀理解

 

〈腳印〉(節錄)王鼎鈞

 

(1)鄉愁是美學,不是經濟學。思鄉不需要獎賞,也用不着和別人競賽。我的鄉愁是浪漫而略近頹廢的,帶着像感冒一樣的溫柔。 

 

(2)你該記得那個傳說,人死了,他的鬼魂要把生前留下的腳印一個一個都撿起來。為了做這件事,他的鬼魂要把生平經過的路再走一遍。車中船中,橋上路上,街頭巷尾,腳印永遠不滅。縱然橋已坍了,船已沉了,路已翻修鋪上柏油,河岸已變成水壩,一旦鬼魂重到,他的腳印自會一個一個浮上來。 

 

(3)我想,撿腳印的情節恐怕很複雜,超出眾所周知。像我,如果可能,我要連你的腳印一併收拾妥當。如果撿腳印只是一個人最末一次餘興,或有許多人自動放棄;如果事屬必要,或將出現一種行業,一家代撿腳印的公司。至於我,我要撿回來的不止是腳印。那些歌,在我們唱歌的地方,四處都有拋擲的音符,歌聲凍在原處,等我去吹一口氣,再響起來。那些淚,在我流過淚的地方,熱淚化為鐵漿,倒流入腔,凝成鐵心鋼腸,舊地重臨,鋼鐵還原成漿還原成淚,老淚如陳年舊釀。人散落,淚散落,歌聲散落,腳印散落,我一一仔細收拾,如同向夜光杯中仔細斟滿葡萄美酒。

 

(4)也許,重要的事情應該在生前辦理,死後太無憑,太渺茫難期。也許撿腳印的故事只是提醒遊子在垂暮之年作一次回顧式的旅行,鏡花水月,回首都有真在。若把平生行程再走一遍,這旅程的終站,當然就是故鄉。 

 

(5)人老了,能再年輕一次嗎?似乎不能,所有的方士都試驗過,失敗了。但是我想有個秘方可以再試,就是這名為撿腳印的旅行。這種旅行和當年逆向,可以在程序上倒過來實施,所以年光也彷彿倒流。以我而論,我若站在江頭江尾想當年名士過江成鯽,我覺得我二十歲。我若坐在水窮處、雲起時看虹,看上帝在秦嶺為中國人立的約,看虹怎樣照着皇宮的顏色給山化妝,我十五歲。如果我赤足站在當初看螞蟻打架、看雞上樹的地方讓泥地由腳心到頭頂感動我,我只有六歲。 

 

(6)當然,這只是感覺,並非事實。事實在海關關員的眼中,在護照上。事實是訪舊半為鬼,笑問客從何處來。但是人有時追求感覺,忘記事實,感覺誤我,衣帶漸寬終不悔。我感覺我是一個字,被批判家刪掉,被修辭學家又放回去。我覺得緊身馬甲扯成碎片,舒服,也冷。我覺得香腸切到最後一刀,希望是一盤好菜。我有腳印留下嗎?我怎麼覺得少年十五、二十時騰雲駕霧,從未腳踏實地?古人說,讀書要有被一棒打昏的感覺,我覺得「還鄉」也是,四十年萬籟無聲,忽然滿耳都是還鄉,還鄉,還鄉──你還記得嗎?鄉間父老講故事,說是兩個旅行的人住在旅店裏,認識了,閒談中互相誇耀自己的家鄉有高樓。一個說,我們家鄉有座樓,樓頂上有個麻雀窩,窩裏有幾隻麻雀蛋。有一天,不知怎麼,窩破了,這些蛋在半空中孵化,幼雀破殼而出,還沒等落到地上,新生的麻雀就翅膀硬了,可以飛了。所以那些麻雀一隻也沒有摔死,都貼地飛行,然後一飛衝天。你想那座高樓有多高?願你還記得這個故事。你已經遺忘了太多的東西。忘了故事,忘了歌,忘了許多人名地名。怎麼可能呢,那些故事,那些歌,那些人名地名,應該與我們的靈魂同在,與我們的人格同在。你究竟是怎樣使用你的記憶呢。 

 

(7)……那旅客說:你想我家鄉的樓有多高?另一個旅客笑一笑,不慍不火,我們家鄉也有一座高樓。有一次,有個小女孩從樓頂上掉下來了,到了地面上,她已長成一個老太太。我們這座樓比你們那一座,怎麼樣? 

 

(8)當年悠然神往,一心想奔過去看那樣高的樓,千山萬水不辭遠。現在呢,我想高樓不在遠方,它就是故鄉,我一旦回到故鄉,會恍然覺得當年從樓頂跳下來,落地變成了老翁。真快,真簡單,真乾淨!種種成長的痛苦,萎縮的痛苦,種種期許種種幻滅,生命中那些長跑長考長歌長年煎熬長夜痛哭,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機會發生,「昨日今我一瞬間」,時間不容庸人自擾。這豈不是大解脫,大輕鬆,這是大割大捨大離大棄,也是大結束大開始。我想躺在地上打個滾兒恐怕也不能夠,空氣會把我浮起來。

 

(為方便文章設題,文章經過刪改。)


 

練習題

1. 根據文章內容,將文章分成三個不同的部分,並填寫各部分的段落大意,完成下表。  (6分)

部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a. 第___段

b.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c. 第___段

d.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e. 第___段

f.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 作者藉着撿腳印的傳說抒發了甚麼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認為作者為何在文中加插第 6 至 8 段對「高樓」的描述?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據原文,判斷以下陳述。(2分)          

 

正確

錯誤

無從判斷

作者認為自己撿腳印的旅程終站就是故鄉;也明白自己構思旅程的感覺並不真實。

5. 試解釋以下句子中的意思及作者所抒發的感情。

a.「我感覺我是一個字,被批判家刪掉,被修辭學家又放回去。」(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我想躺在地上打個滾兒恐怕也不能夠,空氣會把我浮起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根據文章內容,將文章分成三個不同的部分,並填寫各部分的段落大意,完成下表。(6分)

部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

a. 第1段

b. 作者點出自己心目中所認為的「鄉愁」並非帶有競爭性,而是一種帶有感性的美學。

第二部分

c. 第2-5段

d.作者藉着記述撿腳印的傳說,帶出自己回顧式的旅行,從而抒發對故鄉及昔日時光的懷念。

第三部分

e. 第6-8段

f. 作者藉着記述鄉間父老所說的家鄉高樓故事,抒發浪子渴望回鄉的希冀和願望幻滅的悲痛。

 2. 作者借撿腳印的傳說,帶出下文屬於自己回顧式的旅行;藉着撿拾自己和別人的腳印,收拾過往歌聲及熱淚,回顧了自己昔日多姿多彩的青春歲月(1分),並抒發對時光的緬懷之情(1分)。另外,他認為重要的事情應該在生前辦理,他幻想自己回顧式的旅行的終點是故鄉,寄託自己還鄉的期盼,然而死前都無法回到故鄉,充分抒發無法歸鄉的無力感(2分)。

3. 作者所寫的「高樓」其實是指自己的故鄉(1分)。他借兩個旅行者誇耀自己家鄉的高樓,表達作者對故鄉的眷戀和思念。(1分)其後再寫小女孩從樓頂掉下來,借小女孩的離去感嘆人生短促。(1分)當作者發現「高樓」不在遠方,慨嘆年老才意識到一直尋找的就在故鄉。(1分)作者自比是一個遊子,緬懷着在故鄉裏發生的美好歲月,但歲月催人老,他承受着成長的痛苦,指出即使感受到人生的短暫(1分),但最後渴望返回故鄉的期許始終幻滅,從而抒發回鄉不得的苦澀無奈。(1分)

4. 正確

5.

a. 批判家是根據事實理據而作出客觀判斷的(1分),而作者像字般被「刪掉」,正比喻遠離故鄉的作者受到現實的阻隔,現實的阻隔是護照上的身分,從而抒發不可能返回故鄉的可悲。(1分)至於修辭學家是研究文章中的修辭手法,尤其語文表達的美感設計。這回應了作者認為鄉愁是浪漫的美學(1分),同時寫出他有時沉溺於還鄉的期盼中,心靈從而得到慰藉。(1分)

b.「想躺在地上」比喻作者想返回故鄉土地的期許(1分),而「想打個滾都不可以」則寓意作者終歸不能回鄉的事實(1分),而「空氣會把我浮起來」則指他終生在海外漂泊的命運,他認為死前都無法踏實地接觸鄉土(1分),從而寄託了作者回鄉不得的無奈之情(1分)。

 

文:葉小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