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養心得】社工以六頂思考帽啟發教養 讓孩子適時知道家長的狀態
2020.03.10這段時間,相信對在職父母最困擾的地方,就是與孩子一同困在家中,難以管理時間及分辨角色。何時該是工作時間,何時該是休息時間;何時是媽媽/爸爸,何時是員工/職員?這確是不容易,這2個星期,對於第1次在家工作(home office)的爸媽來說,分配時間及分辨角色確是一個學習過程呀!
作為在職媽媽,也是第1次這麼長時間在家工作,完全理解這種煩惱。第1個在家工作的星期,真的打亂了陣腳,每天都在大叫大嚷,或者掩耳盜鈴。那麼這麼辦好呢?難怪天天在呼喝,天天在縱容?就在晚上臨睡伴床時,嘗試跟孩子分享一下孖媽的困擾,想不到這個創意時刻,竟讓她們想出了一個好方法,在此可與大家分享一下。
相信大家也聽過六頂思考帽,是創意大師狄波諾(Edward de Bono)提出的一種創意思考方向,戴上不同的帽子,就有不同角色,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現讓我們重溫一下6頂帽子的意思:
白帽子:中立、客觀
紅帽子:直覺、情感
黑帽子:謹慎、負面
黃帽子:積極、正面
綠帽子:創意、巧思
藍帽子:統整、控制
當然,我們不是用這6頂帽子去讓孩子知道家長的狀態,而是借用戴上帽子,有不同角色及狀態的方法。方法非常簡單,簡單如在頭帶上寫上文字,或者真的找找家中帽子戴上, 內容完全可根據家長需要而設計或修改。今早,孩子為我設計了幾頂頂帽子,以狀態分類,應用在這個非常時期。例如:
工作中帽子:工作時,盡量不要騷擾;
休息中帽子:是食飯、看書、一起看電影、傾談等靜態而輕鬆時候;
努力中帽子:緊急狀態,完全不能騷擾,如視像會議,電話會議等等;
玩耍中帽子:一起打機、玩桌遊、一起運動等動態;
指導中帽子:指導孩子做功課,做練習網上功課等時間。
上述只是以狀態分類的例子,也可以角色分類設計帽子。以上只是拋磚引玉,大家可與孩子一起設計專屬你們的帽子,甚至可以一起繪製,成為親子活動之一。
香港青年協會 家長全動網
賴雯丹姑娘(註冊社工)
文章獲香港青年協會授權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