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肆虐 台灣「媽祖遶境」延期
2020.03.02台灣台中大甲鎮瀾宮昨日宣布,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疫情影響,一年一度大甲「媽祖遶(1)境」進香活動將延期舉辦。「媽祖遶境」每年三月中旬舉行,吸引逾百萬人參加,是台灣一年一度的盛事。今年是否舉行曾引起爭議,有信眾稱有媽祖保佑(2),不怕疫情,但不少學者及醫護人員均公開反對,擔心會變成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災難。
字詞解釋
(1)遶:同「繞」,圍繞的意思。
(2)保佑:保護幫助之意,多指宗教信仰上所尋求的庇佑。
文化知識
媽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灣一年一度的大型進香活動「媽祖遶境」延期。每年農曆三月,由台中大甲鎮瀾宮舉行的媽祖遶境,出巡長達九天八夜,陣容非常鼎盛。
媽祖是台灣非常普遍的民間信仰,全台就有多達五百多座媽祖廟。二○○九年,媽祖信仰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據考證,媽祖真有其人,原名林默,北宋年間在福建湄洲島出生。相傳林默年少時向道士學法,身懷法力。二十八歲時,父兄出海遇上海難,林默得知馬上飛身入海拯救,卻因而罹難,遺體漂到今日馬祖列島,島名亦因「媽祖」而來。媽祖故鄉為表揚她的孝行,便為她建廟,媽祖亦因而成為保護漁民的守護神。
「媽祖」一詞,本來是對女性祖先的尊稱,到南宋時媽祖獲封為靈惠夫人,成為朝廷承認的神祇。元朝時被封為「天妃」,清朝再加封為「天后」。港人熟悉的天后娘娘,其實是同一個神祇。
傳聞遇到海難向「媽祖」祈求,媽祖就會不施脂粉立刻來救人;稱「天妃」、「天后」的話,媽祖就會盛裝打扮,所以會很遲才來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