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具本土特色之新年習俗

2020.01.17
22396 22396

題目:
農曆新年是中國傳統大節日,習俗眾多。你認為
以下哪一個最具香港本土特色?
1. 行年宵市場
2. 上頭炷香
3. 吃盆菜


參考材料一

逛春節花市

    在地人有「逛花市行大運」的說法,花巿裏售賣各種寓意吉祥的年花、桔子等,有「花開富貴」之意。在香港各區的春節花市之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具規模,大家可以免費入場湊湊熱鬧。

在廟宇拜神祈福

    春節期間,黃大仙祠及車公廟的香火特別旺盛。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靈驗。除夕夜凌晨邁進大年初一之時,大批信眾到黃大仙祠「搶頭香」,場面甚熱鬧。

摘自《香港旅遊發展局「香港新春節慶」網頁》


參考材料二

•在黃大仙祠,甫踏入子時,藝人黃夏蕙及其他善信立即上「頭炷香」。


參考資料三

吃盆菜過新年

    幸虧香港商人頭腦靈活,在這日子會提供盆菜到會。我們在一月底已經預訂,最少分量的盆菜打折之後只是五百多元,相比在外面的酒樓吃飯便宜得多。只要自己預備電子爐,將盆菜放在上面,不過一會便能吃到熱騰騰的佳餚。盆菜的特色是看上去蠻豐滿的,最上面都是比較貴價的肉類,除了雞、鵝、蝦、蟹之外,還有鮑魚、元貝、蠔豉、冬菇,令人看上去便垂涎三尺。吃着吃着,下面卻是一些比較普通的材料,蘿蔔、芋頭之類,能夠讓人吃飽。吃一頓盆菜,就像一段人生,即使表面風光,裏面粗糙,只要不甚計較,就能吃得開懷,歡樂年年。

摘自《大公報》「文藝中年」專欄2019年2月4日


小組討論

以5 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 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 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 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具有香港本土特色的新年習俗,如何有別於其他地方的新年習俗?
‧題目的三個習俗怎樣呈現香港獨特的過年方式?或是反映出香港人獨有的精神面貌?
‧這些習俗是怎樣形成的?與香港歷史或環境有關嗎?

答題技巧小貼士:

✓題目要求選出「最」具本土特色者,須要討論為何另外兩個選項不是最好。
✓乙同學反駁今年年宵不設乾貨攤位,甲同學可以再反駁指坊間因而自組乾貨市場,證明此乃本土習俗。
✓如此往來討論,正是此卷考核重點。

觀點舉隅

甲同學 認為行年宵市場最具香港特色

‧ 雖然內地也有行花市的習俗,但香港年宵市場的焦點,是各種有趣的應節乾貨,有別於其他地方主要賣年花。
→ 舉例:許多年宵檔主都會精心設計獨家貨品,特別是回應過去一年的香港社會時事,他們的對象都是本地人,賣的是香港人才有的共鳴感。
‧ 香港有「購物天堂」的美譽,在年宵市場購物也理所當然地反映了香港特色。
‧ 駁論(盆菜):盆菜具本土特色,但並非新年獨有,不像年宵市場是新年才有的活動。

乙同學 認為上頭炷香最具香港特色

‧要上頭炷香,首選必定是黃大仙祠。黃大仙祠是香港的著名祠廟,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發揚光大、普及,而且歷史悠久。
‧ 上頭炷香代表新年祈願,是誠心的表現。從市民選擇黃大仙祠而不是其他祠廟可見,黃大仙可說是香港民間信仰的代表。
→ 結論:上頭炷香既有新年祈福的意義,地點又反映本土信仰,這個習俗不但有傳承意義,更具香港特色。
‧ 駁論(年宵市場):今年年宵不設乾貨攤位,可見這個「本土特色」都會因事變故,甚至無以為繼。

丙同學 認為吃盆菜最具香港特色

‧盆菜起源於香港圍村,絕對稱得上是「香港本土菜式」。
‧ 盆菜的特點是一層層豐富多樣的食材,也像香港是一個多元的社會。
‧ 吃盆菜成為過年習俗,全賴香港商人頭腦靈活,在新年這種家人聚會吃飯的日子提供盆菜到會,一來方便,二來划算。商人的靈活變通,也反映了香港人適應力強、生財有道的特質。
‧ 駁論(上頭炷香):上頭炷香其實不是香港獨有的新年習俗,內地廟宇都存在。黃大仙祠只是地點有本土特色,形式上沒有反映香港精神。

 

文:柯穎霖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