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環保棺使用率僅2% 無助加快火化檔期 

2020.01.14
22378 22378

政府積極發展綠色殯葬,並於二○〇六年引入環保棺,冀提高遺體火化爐的效率、縮短輪候時間。不過,儘管環保棺每年使用量已突破一千宗,但實際使用率卻一直處於約百分之二的水平(1),而同期所有火葬場使用量卻近乎飽和……有殯儀業界人士指出,政府規定僵化(2),即使環保棺的火化時間較傳統棺木快三至五成,政府仍劃一規定燒九十分鐘,導致環保棺的環保功效未能發揮。

字詞解釋

(1)水平:水面高低,引申標準、程度的意思。

(2)僵化:變得僵硬,不靈活。

文化知識

棺槨

為推動綠色殯葬,政府於二○○六年引入環保棺,冀能提高火化爐的效率。可是環保棺使用率低,無助加快火化檔期。殯儀業界人士更指,環保棺的火化時間較傳統棺木快三至五成,但政府劃一規定燃燒時間,減低了環保棺的環保功效。

傳統棺木以實木製作,燃燒時間較長。古人對棺木的要求更高,周朝時已有非常完善的喪葬禮儀,喪禮、墓地、棺槨、陪葬品等等都有詳細規定。棺槨,是整副棺木的名稱,現代人已簡化了只剩「棺」。「棺」是內部用來擺放遺體的部分;「槨」,粵音gwok3,讀「國」,是「棺」外面的一層,又稱「外棺」,棺和槨之間的空間便用來擺放更多陪葬品。

棺槨是貴族和皇室特權,地位愈高,棺槨層數愈多,周代天子更用二槨五棺。除了層數,厚度、材料也有等級之分。

在厚葬的風氣下,孔子相對地支持薄葬。他認同葬禮是在生者對死者的尊重:「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但過分執着於禮而沒有精神上的悼念,就本末倒置了:「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