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內地豬肉荒 全球心慌? 食品價格升 觸發危機

2020.01.08
22331 22331

封面專題

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衞生



中國人對豬肉可謂又愛又恨!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生豬養殖國與豬肉消費國,豬肉產量佔全球總量近一半。可是,隨着非洲豬瘟傳播造成的死亡及大規模撲殺,令中國豬隻數量大減,較原本的4.5億頭銳減一半,引發市場豬肉短缺,導致價格大幅上漲。

中國豬肉價格飛漲,連帶國際糧食價格亦大幅上揚。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早前公布,2019年1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按年增近10%,創下2017年7月以來最大年漲幅。在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的年代,內地的豬瘟疫情,隨時觸發全球糧食危機。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白軍飛教授:政府不斷有相關措施出台,豬肉價格將會保持平穩,不會再大幅上漲,百姓不必太過於擔心,趁這個機會,我們可以改換一下口味,多吃些更健康的肉。

中國副總理胡春華:非洲豬瘟引起的豬肉價格上漲,可能破壞經濟穩定,增加豬肉產量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分析師Upali Galketi Aratchilage:中國所有種類的肉品進口數量均增加,包括牛肉、豬肉和家禽。數據顯示,11月全球肉品價格上漲18%,漲幅創8年來新高,反映中國在農曆年前對肉品的需求十分強勁。

香港豬肉行總商會理事長許偉堅:近日內地雖有省市推行限購令,但非全國性措施;本港是自由市場,故不會出現限購情況。但受非洲豬瘟影響,內地同樣面對貴豬及少豬情況,本港95%活豬供應來自中國,內地供應緊張,對供港豬量有影響。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政府持開放態度,樂意與業界及其他持份者探討向南韓、泰國等地進口活豬的可行性,並已經到外地了解豬場及進行生物化學檢測。進口任何牲口都須要極為小心,有一定的防疫措施及公共衞生考慮。

隨着糧食鏈全球化,一個國家的食物供應出現問題,亦會對全球供應量及食品價格帶來巨大影響。從豬肉價格飆升的原因,可見全球化的影響和啟示。

內在原因

地域全球化→拉近時間和距離差距


豬肉價格上漲,主因是非洲豬瘟在內地疫情持續,蔓延超過20省市,包括廣州、珠海及惠州。

本來國與國的距離,某程度上能阻隔疫症的蔓延。可是在全球化下,交通運輸的進步,以致空間和時間縮減,人口和貨物快速流動,鄰近地區不時從旅客的行李中搜出帶菌的豬肉製品,令非洲豬瘟病毒有機會在存活期內蔓延至世界各地。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疫情已蔓延至越南、蒙古、柬埔寨等亞洲國家,以及德國等歐洲國家,在全球多個地區肆虐。



外在原因

貿易全球化→進出口頻繁


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不少國家和地區都停止進口中國豬肉,以堵截疫情;再者,中國須大量入口美國、加拿大的豬肉,以支持內需。

上述種種現象反映全球化下,國與國貿易頻繁,且通過不同貿易政策滿足內需、保護國家安全和提升國際地位,體現貿易全球化。

另一方面,中美爆發貿易戰,由於農業一直是中美兩國貿易談判的關鍵問題,自2018年以來,中國已將美國豬肉的關稅提高至62%,亦有中國買家取消大量美國豬肉定單,加劇全球豬肉格價升幅。



影響

經濟全球化的世界分工

全球糧食供應鏈進一步打破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因此某地爆發大規模豬瘟,不但影響國內,更會影響全球的豬肉供應。

中國為全球主要豬肉生產國,生豬養殖量佔全球一半,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內地的生豬庫存下降近20%,導致世界各地的豬肉價格上升,德國、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都大受影響,如柬埔寨在過去6個月的生豬價格上漲37%;而且豬肉是不少地方的食品原材料和食糧必需品,因此2019年11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按年增近10%,專家更預期這漲勢將延續到2020年。



解決方法

國際組織的防疫工作

由於糧食供應全球化,因此控防非洲豬瘟,不能單靠個別地區或國家,而是須要通過國際協調合作。然而,面對非洲豬瘟蔓延,只是依賴國際通報機制預警並不足夠,各地須建立有效完善的機制,如合作打擊生豬及生豬產品的走私問題等,以防範疫症於全球蔓延。此外,各地專家更緊密的交流,聯合研究疫苗,亦是預防全球疫症的有效措施。

此外,國際組織須擔當牽頭、推動及協調的角色,增加防疫措施的可行性。例如世界衞生組織規定各地必須通報非洲豬瘟疫情。這反映全球化下,國際組織的重要性增加,國際合作普遍,亦體現一定程度的全球管治。

Mindmap:全球豬肉價格上升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內地非洲豬瘟持續,活豬供應買少見少,可謂千金難求。有業界早前向政府建議,從東南亞地區引入進口活豬,更有行內人士視台灣為下一個「活豬救星」。惟本地業界批評,船運引入外地活豬並不可取,指出七除八扣後成本依然高昂,加上豬隻長途跋涉,定必增加折損死亡的風險。內地豬場為根治非洲豬瘟,活豬隨時要停產三年,急凍及冰鮮豬肉或成最大贏家,有飲食業界估計,日後食肆使用凍肉比例可達八成,預計活豬地位將被取代。

資料來源:摘自《星島日報》2019年11月27日

多角度思考

1.
參考資料A及個人所知,就預防豬瘟在全球爆發,提出兩個可行建議。(6分)

2.「全球化對防控非洲豬瘟疫情是利多於弊」。你多大程度上同意這個說法?參考資料B及個人所知,說明你的看法。(10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政府:推行地區之間的通報機制預警,並合作打擊生豬及生豬產品的走私問題等,以防範疫病於全球蔓延;
企業和組織:緊密的交流,聯合研究疫苗;
國際組織:擔當牽頭、推動及協調的角色,定期就疫情交流意見。

2.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則可。
同意
資訊流通:全球化下,全球資訊快速流通,令各地政府在疫症爆發初期已能加強關防檢疫,防止疫情蔓延;
合作防控:全球化加強國際合作,讓國與國之間分享疫情的最新資訊和經驗,共同應對疫情。
不同意
人口貨物快速流動:在全球化下,人口和貨物快速流動,早前已多次從旅客的行李中搜出含菌豬肉製品,令各地關防難以全盤堵截;
生產過程繁多複雜:在全球化下,豬苗、飼料、運輸、養殖、屠宰等各工種都可能涉及世界各地,難以追查病毒源頭。

學習工具

豬價上升 議題摘要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全球糧食供應鏈進一步打破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因此,某地爆發大規模豬瘟,不但影響國內,更會影響全球的豬肉供應,導致世界各地的豬肉價格上升。中國為全球主要豬肉生產國,生豬養殖量佔全球一半,因非洲豬瘟疫情,對國際市場帶來重大影響。要有效防止及解決疫情對全球的影響,國家之間的通報機制及國際組織的協調工作就相當重要。

議題相關單元

現代中國
全球化
公共衞生

持份者

‧豬農
‧民眾(豬肉為主糧)
‧國際組織
‧各地政府
‧衞生機構及部門
‧檢疫人員
‧疫苗研發企業

相關概念

非洲豬瘟 African Swine Fever


非洲豬瘟源於非洲肯尼亞,是一種在豬隻間具高度傳染性的急性疾病,可經由受感染的豬隻血液、排泄物、廚餘,及受感染的吸血昆蟲等傳播。非洲豬瘟會造成大量豬隻在短時間內死亡,對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根據醫學界的驗證,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患病,不會傳染人類,也不會構成食物安全風險。然而,非洲豬瘟屬於豬隻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受病毒感染後,死亡率可高達100%。非洲豬瘟疫情一旦散播,對人類食物供應帶來相當大的衝擊。

關鍵詞

‧糧食安全 Food security
‧傳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
‧國際協作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糧食危機 Food crisis
‧防疫工作 Epidemic prevention
‧糧食供應鏈 Grain Supply Chain
‧通報機制 Notification mechanism
‧疫苗 Vaccine

你對此議題的見解為何?

﹙請填寫﹚

參考資料

‧非洲豬瘟──香港電台「通識網」
http://www.liberalstudies.hk/topic.php?id=674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活豬供應及拍賣價
https://www.fehd.gov.hk/tc_chi//sh/data/supply_tw.html

載自2020年1月8日《S-file通識大全》

文:時光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