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期將至 談判陷僵局 英國無協議脫歐?
2019.10.14封面專題
全球化
歐盟儼如圍城,城裏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2016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啟動「脫歐」程序。經過超過三年的反覆討價還價談判,仍處於僵局;英國議會先後三次投票都否決時任首相與歐盟達成的協議,最後同意把「脫歐」期限延長至今年10月31日。
要解決僵局,如果與歐盟的協議換湯不換藥,英國議會不可能同意;如果既換湯又換藥,歐盟又會反對。那無協議脫歐會是最終結果嗎?無論結果如何,英國脫歐,反映了保護主義抬頭,跟全球化、共享、雙贏等信念背道而馳。全球共同體的意識形態出現變化,各國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等方面的取態,也許會變得與全球化的年代不再一樣。
新聞資訊摘錄
英國首相約翰遜:即使未能在月中的歐盟峰會達成協議,亦不會再推遲脫歐期限;現時提出的新脫歐方案,是達成協議的最後機會。
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全力支持愛爾蘭,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的脫歐新方案仍然未能打破脫歐談判僵局。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如果英國脫離歐盟,肯定會帶來一些風險,可能會損害英國和歐洲,以至全球的經濟,但有信心可以克服問題。
現況:
北愛邊界惹關注
英國脫歐困難重重,人們普遍擔心的影響是:英歐貿易關係受損、高昂賠償額、失去雙邊常住公民待遇,以及令英國政府最頭痛的北愛邊界問題。
歐盟要求英國讓北愛爾蘭在自由貿易協議實行前,繼續與歐盟維持一體化市場和共同關稅體,但英國擔心歐盟的要求會影響其領土的完整;而脫歐後,北愛與愛爾蘭兩地的運輸往來都要辦理過關手續,成本勢必大增。除了擔憂經濟受損,不少人更擔心兩地的軟邊界變成硬邊界,會再次喚起兩派仇恨,激進的民族主義者或會乘機生事撕裂社會,重演二十年前的暴力衝突場面。
分析:
軟脫歐vs硬脫歐
對於脫歐的態度,有軟硬之分。所謂「軟脫歐」,即是在脫離歐盟後,英國還會繼續留在歐洲單一市場,為此英國需要在自由流動方面作出讓步,例如允許歐盟公民在英國定居、工作、享受公共福利等。可是這樣的話,與「留歐」的分別並不大。
相反,所謂「硬脫歐」即是將英國和歐盟之間現有的大部分樞紐帶切斷,讓英國完全享有自主決定。有意見指,倘若英國最終硬脫歐,恐會打擊英國政府的運作及經濟——屆時須遵守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繳交大量關稅,亦會因邊界關卡阻礙跨境運輸;而疲弱的英鎊在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或會因而動搖。英倫銀行估計,硬脫歐會令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在一年內大跌8%。
危與機:
無協議?新開始?
所謂無協議脫歐,大家可以「無協議離婚」來理解,英國和歐盟雙方就財產分配、孩子撫養權等關鍵問題仍未解決下,便直接脫離婚姻關係。這意味英國會立即脫離和歐盟的所有關係,沒有過渡期,而雙方公民的居住權亦沒有保障。
不少英國政界人士都反對無協議脫歐,他們認為在短期內會嚴重影響商業運行,如海關須重新檢驗進出口貨物,通往英國的港口和陸路貨運將大排長龍,也會在北愛爾蘭與愛爾蘭之間恢復邊界關卡檢驗。然而,支持者則認為這意味着是全新的開端,英國得以真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跟世界各國簽貿易協定,也可省下每年需繳納給歐盟財政的80億英鎊款項。
探討:
保護主義抬頭
○八年後相繼爆發的金融海嘯與歐債危機,不但凸顯全球化帶來薪資停滯、貧富差距擴大的副作用,更暴露了歐盟和國際組織無法有效應對問題的窘境。
英國脫歐、主張「美國優先」的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歐洲民眾反對繼續接收中東難民等等現況,都反映不滿全球化的民眾在各國掀起反自由化、反移民的浪潮,務求煞停全球化巨輪,要求重新建立貿易、就業壁壘。
當「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心態變成政治的意識形態,尤其是由英美等西方國家帶頭先行,必然會有其他國家效法;全球在政治、經濟和外交的運作上,都無可避免出現重大改變。
Mindmap:英國「脫歐」困局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英國公投脫歐、美國特朗普當選總統,歐美國家提倡反移民和保護主義的右派抬頭,歐美國家瀰漫着一股「反全球化」的情緒。他們認為過去數十年的全球化浪潮,推動國際自由貿易,打通各國的國界,推動勞工、資金、貨物等自由流動,只帶來負面影響。跨國企業將生產綫轉移到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發展國家,造就金磚五國的崛起,但歐美富裕國家的工人因此失業,或被逼從事較低薪的工作;歐盟境內人口自由流動,令大量東歐等地的人口進入西歐國家,當地國民因此擔心福利和就業機會受影響,故出現一片質疑全球化的情緒。影響所及,2016年英國公投脫歐、美國特朗普揚言要跟中國打貿易戰,將職位帶回美國,受到勞工階層的歡迎,最終成功當選。
資料來源:2018年12月11日《星島日報》
多角度思考
1.根據資料A,指出英國在脫歐的進程上遇到的困難。(6分)
2.參考資料B及個人所知,說明英國脫歐如何推動反全球化現象?(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資料A漫畫中的男子是英國首相約翰遜,而脫歐就如「層層疊」一樣,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同學可以積木上的標籤解讀英國脫歐所遇到的困難:
‧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的國旗:英國脫歐或激起較親歐的蘇格蘭和威爾斯新一輪獨立訴求。
‧穿上畢業袍的學生:英國高校從歐盟得到的各種經費、撥款、項目支持等待遇將因英國脫歐而喪失。
‧工作機會:當英國脫歐,關卡運輸都要處理過關手續,成本勢必大增。
‧英國議會及歐盟:英國首相約翰遜要求歐盟從英國脫歐協議中取消愛爾蘭邊境保障條款,遭到歐盟拒絕。
2.同學可以作以下角度分析:
‧減低人口流動:英國脫歐後,與其他歐盟成員國之間設置邊檢,對人流及物流造成不便。
‧失去全球管治:各國對國際組織事務的積極性和治理能力不如從前,例如在氣候變暖、滅貧,甚至公共衞生等工作的進程。
‧經濟不再一體化:英國脫歐,勢掀起骨牌效應,如荷蘭、法國等右翼反歐洲反移民政黨,或要求推動脫歐公投,令歐盟區自由貿易失去作用。
學習工具
英國脫歐 議題摘要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英國早在2016年通過公投,再啟動脫歐程序,但經歷三年多的商討仍未見成果和共識,這不僅反映英國國內的政治危機,也反映出「脫歐」背後進行激烈博弈的複雜性。
全球化是過去幾十年的國際大勢,歐盟更是國際組織的成功例子,打破國與國之間的界限,在政治、經濟、人口流動等方面上互相協作。可是,從英國脫歐可見全球化的進程出現逆轉,保護主義再次被重視,國際整合的潮流有消退迹象。
議題相關單元
全球化
持份者
‧英國政府及市民(脫歐派)
‧英國政府及市民(留歐派)
‧愛爾蘭及北愛爾蘭政府及民眾
‧歐洲聯盟
‧現有歐盟成員國(如法國、德國、比利時等)
‧歐羅區投資者
相關概念
全民公決 Referendum
全民公決是當國家或地區決定重大議案時,讓全部公民以一人一票形式,投票通過或否決該議案的決策機制,範圍可涉及憲法、領土主權,以至具爭議性的道德問題等。全民公決是直接民主的體現,可補充和修正代議制度因利益牽扯而出現的民意扭曲,但亦可能帶來民粹主義、政客拒絕承擔責任等問題。
關鍵詞
‧保護主義政策 Protectionist policy
‧國家利益 National interest
‧歐洲聯盟 European Union
‧歐羅區 Eurozone
‧國際協作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國際貿易 International trade
‧國際關係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超國家因素 Supranational elements
你對此議題的見解為何?
﹙請填寫﹚
參考資料
‧錢家有道:英國脫歐對你的影響
https://www.thechinfamily.hk/web/sc/tools-and-resources/hot-topics/investment-risks-brexit.html
載自2019年10月14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