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邊走邊喝 輸出茶飲文化

2019.09.25
21724 21724

封面專題

全球化+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衞生

台式手搖茶飲品店在香港愈開愈多,即使本港消費者委員會報告指這類飲品含糖量超高,甚至有部分飲品超出每日攝取量上限四成,不利健康,但大眾的熱捧程度亦沒減退。手搖茶佼佼者「珍珠奶茶」掀起的熱潮,近年更「燒」至日本,完全體現了一處地方的文化輸出,如何在全球化下,通過網絡媒體的「助攻」而完美着陸。



新聞資訊摘錄

日本一名網友在推特(Twitter)貼出一張照片——名古屋高島屋店員貼出公告,寫着「從這裏開始是隊伍最後,等待時間約6小時」,原來照片是人們排隊輪候購買珍珠奶茶。誇張的情況令一眾網友譁然,有人認為日本人就是喜歡跟風,容易因為限量商品或流行而一窩蜂去買。

2019年7月15日《香港01》

旅居日本的台灣作家劉黎兒:日本近年興起一股台灣熱,也是珍珠奶茶熱的原由之一,在台灣熱潮下,日本女性雜誌不時有關於台灣的專題報道,當中涉及珍珠奶茶,兩者相輔相成,效果驚人。

日本貢茶社長葛目良輔:珍珠飲品的流行,也許是因為民眾想要咖啡以外的選擇,消費者喜歡咖啡廳的氣氛,但又對咖啡有點膩,或不喜歡咖啡的苦味,所以珍珠奶茶店營造出類似咖啡廳的氣氛,就容易吸引顧客。

美國克萊姆森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當這些「熱店」擴張,愈開愈多,人們對其興趣會減少,熱潮退減。排隊長龍雖然可收宣傳之效,讓店鋪在短期內獲得理想利潤,長遠來說卻不是一個可持續成功的商業模式。

背景:

傳統茶飲 創造潮流

手搖茶飲品源自台灣,是由傳統茶飲演變出來的新興飲食文化潮流。手搖茶以中式茶作為基調,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不斷創新演變,由泡沫紅茶到芝士奶蓋茶,五花八門,其中尤以珍珠奶茶最為經典,至今仍深受大眾歡迎。



現況:

全球化下 輸出熱潮


現今,世界多處地方都有台式手搖茶店,當中以中、港、日、韓等地的店鋪最多。這有賴全球化下,人才、資金、貨品和技術的自由流動,以及網絡科技的發達而得出來的結果。

‧全球化:以近來掀起了珍珠奶茶狂熱的日本為例,這裏的民眾買一杯珍珠奶茶,動輒排隊輪候時間是以小時計,最誇張有排六小時的紀錄!據分析指出,日本的珍奶狂熱,其實是因為日本人常到台灣旅行的緣故。

日本人到台灣旅遊的次數在十年間大增一點八倍,每年約有二百萬人次,台灣成為日人海外旅行的首選地。分析指,這些日本遊客回國後,把品嘗代表台灣文化的珍珠奶茶的經驗,跟國人口耳相傳,形成強大的宣傳效果。

‧社交媒體:社交平台的即時「分享」功能,讓許多網民基於從眾(羊群心理),都會趕上潮流盡快「打卡」,以炫耀或取得朋友的認同;從而,訊息就在瞬間一傳十、十傳百,其他人又會產生從眾心理⋯⋯珍珠奶茶在日本就是因為不斷被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而爆紅,目前單是東京就有三百多間珍珠奶茶店!

上述情況在內地和香港都有發生,例如某手搖飲品店首次在香港沙田開幕,就吸引了近三百人排隊,當一茶到手後,人們都第一時間拍照上載社交網站,彷彿是件很自豪和光榮的事一樣。



影響:

外來文化 衝擊本土


一處地方的本土文化,進到其他的文化體系,多少也會帶來改變,以至衝擊。例如作為台灣本土飲食文化產物的手搖茶,當進到日本,當地人也像台灣人一樣——拿着飲品一邊行一邊喝;同學可能覺得這舉措沒問題,因香港和台灣都是華人社會,文化相近,但日本卻不同。

台灣《聯合報》評論員這樣說:「對日本人而言,珍珠奶茶卻真正衝擊了日本的禮儀文化,出現『珍珠公害』。日本傳統是不喜邊走邊吃喝,因怕翻倒食物飲品等造成糾紛,日本人連在超市商店買了肉包都會倚在店外吃完再走。不邊走邊吃的禮貌在年輕世代漸被忽略,珍奶風潮更加速了變化。」



思考:

軟實力商機

文化是一種軟實力,帶來的回報可以十分可觀,好像人們常常用以舉例的美國文化,通過荷里活電影、迪士尼卡通人物、快餐等等,籠絡了不少人心,從而在國際話語權和實際經濟利益方面都有提升。

台灣藉着手搖茶飲品也獲得不少商機以及經濟上的回報,包括訪台旅客人數增加和貿易上的得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台灣粉圓等(製作「珍珠」的材料)相關製品對日本出口規模達一千一百三十一萬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八倍(803.987%),可見在經濟上獲益良多。

Mindmap:手搖茶熱潮與輸出文化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A



資料B

台式飲品一直備受追捧,這種調製茶類飲品有多種口味,最受歡迎的莫過於珍珠奶茶,而抹茶拿鐵、芋香奶茶、芝士奶蓋、蜂蜜綠茶及百香果紅茶亦各有捧場客。然而,不少調製茶類飲品暗藏高糖危機。消委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了八種調製茶類飲品的糖含量和能量值(又稱卡路里),發現五款飲品飲一杯所攝入的糖含量已超過每日游離糖攝入量上限,相等於吞下十粒或以上的方糖,最高一款更超出上限四成。

資料來源:「消委會:5款台式飲品含糖量超標」《星島日報》2019年2月14日

多角度思考

1.描述資料A圖表所顯示出的現象。(4分)

2.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手搖茶飲品的流行,是對傳統喝茶文化的衝擊還是將之發揚光大?解釋你的答案。(6分)

3.你認為值得向新一代宣揚傳統喝茶文化,以抗衡手搖茶的文化潮流嗎?(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手搖飲品銷售一值高企,傳統中式喝茶文化則相對大落後。顯示兩者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有別。

2.(例)認為對傳統喝茶文化帶來衝擊。傳統茶是指由普洱、烏龍等等不同發酵程度等茶葉沖泡出來的飲料,但是從資料B所知,台式飲料,即手搖茶的含糖量非常高,雖然名稱都有「茶」字,但是傳統茶成分的比例卻十分少。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建議:值得。原因不是為了抗衡,而是中式傳統茶背後蘊藏珍貴文化,例如以茶待客的禮儀、喝茶態度所表現的謙和之態⋯⋯)

學習工具

手搖茶文化 議題摘要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台式手搖飲品在本土不斷改良, 推陳出新, 繼而流行至海外,證明創意可以創造新的文化和商機,而且在全球化趨勢下,交流頻繁快速,文化影響力容易遍及其他地方,當中社交媒體更是功不可沒。

議題相關單元

全球化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公共衞生

持份者

‧網民
‧傳媒/評論員
‧政府(經濟部門)
‧網絡媒體
‧台灣民眾(茶飲愛好者)
‧日本民眾(茶飲愛好者)
‧手搖飲品商人

相關概念

「打卡」文化 Check-In culture

現今人們普遍喜歡使用網絡社交媒體的即時分享功能,展示自己所在之處、所見所聞和所做之事,例如在facebook、Instagram (IG) 等平台上載自拍、旅行、喝咖啡、購物「戰利品」照片,特別是到流行「長龍」店或出席一些大事現場時,例必自拍然後上載,希望好友立刻知道自己正在現場,從而獲得優越感或被認同,這種做法被稱為「打卡」,並成為潮流文化。

關鍵詞


‧潮流 Trend
‧商機 Commercial Possibilities
‧從眾心理 Conformity
‧文化衝擊 Culture Shock
‧社交媒體 Social Media
‧文化輸出 Cultural Exportation

你對此議題的見解為何?

﹙請填寫﹚

參考資料

‧日本迎來珍珠飲料熱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g00725/

‧《團圓食光:世界珍奶與臺中茶飲》
作者: 陳貴凰、吳政和、張玉欣  出版社:遠景

載自2019年9月25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網上圖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