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消委會:教科書加價幅度高於通脹

2019.09.19
21688 21688

教科書價格上升,令家長百上加斤(1)。消費者委員會調查發現,中小學平均購書費用按年分別增近百分之三及百分之四,增幅高於同期百分之二點六的通脹,高小平均購書費逾二千九百元,升幅是四個學習階段之冠,更直逼初中平均三千元的水平。消委會亦發現,小學更普遍使用電子教科書,但一般多由學校直接訂購,未獲書局折扣,令家長開支較實體書高。

消委會以隨機抽樣(2)方式,在八月成功收集五十四所小學及四十七所中學,提供的書單、學生選修科目組合等資料,發現中小學平均購書費用均按年上升,並高於同期百分之二點六的通脹。小學平均購書費逾二千八百元,按年增百分之四點四,其中高小升幅最高,達百分之四點六。小五平均購書費最高,達二千九百七十一元,各級平均購書費升幅由百分之三點三至百分之四點二。

字詞解釋

(1)百上加斤:加重負擔。

(2)隨機抽樣:統計學上指,以不預設立場從全體抽取若干個體為樣本,其中每一個體被抽中的機會相同。

文化知識

古代教科書

消委會調查指,教科書加價,令家長負擔增加。古代中國沒有「學校」概念,多數在「私塾」學習。

私塾起源於春秋時期,形式常見的有三種︰請老師來到家中上課的「家塾」、整個宗族捐助的「宗塾」,以及私塾老師自己開辦的「書屋」。至於古時的教材,幼童時代讀的是啟蒙讀物,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千字文》,以及《女兒經》、《教兒經》、《童蒙須知》等。

到了學生年紀稍長,便會開始讀「四書五經」、《古文觀止》等,學習傳統文化。「四書」是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而「五經」則包括《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