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論資助劏房戶改善生活質素

2019.06.05
21244 21244

時事論壇

今日香港

新聞事件


政府向立法會提議從關愛基金撥款約二點九億元,為低收入劏房戶提供一筆過津貼,資助他們維修家居、滅蟲滅蝨和購買家具。計畫暫定為期兩年,合資格的一人住戶最多可獲八千五百元,二人或以上住戶則可獲一萬元,政府冀計畫能惠及二萬四千戶基層人士。



支持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津貼能給住戶作簡單裝修,實質地改善劏房戶的生活質素。而且,這項目可以通過「民、商、官」三方合作扶貧,有利建立一個共融的社會。另外,計畫屬先導性質,未來會再作檢討,如有需要,可以延長項目。


社聯行政總裁 蔡海偉:政府曾為居住環境惡劣的基層市民提供不同類型的補貼,例如早前的「N無津貼」,本次計畫將為相關住戶提供另一類的支援。社聯在過去數月曾與不同團體商討,制定適切的資助金額,相信現時的金額已足夠,希望此項措施能利用最少的資源幫助劏房戶。

欠效用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大成:是次短期措施無助解決劏房戶面對的根本問題,近年租金不斷上漲,濫收水電費的情況屢見不鮮,政府須落實短中期措施,如興建社會性房屋,助他們搬離劏房,才能有效紓解基層住戶面對的困局。

關愛基金專責小組成員兼扶貧委員會委員施麗珊:相關建議沒有經過小組討論便直接呈交立法會,做法有欠妥當。而且二人或以上住戶的資助金額設劃一上限,不按人數遞增,政策未如理想。

其他建議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鄭泳舜:社會福利署和非政府機構應主動接觸劏房戶,尤其是獨居長者,同時應該酌情免卻申請者部分證明文件,以簡化申請程序。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吳堃廉:政府須思考政策細節,津貼未必能使所有低收入劏房戶受惠,例如不是每戶都面對害蟲問題,發放現金對低收入人士而言較有彈性,亦應按居住人數增加津貼水平。

想一想

有甚麼短期和長期措施能有效提升劏房戶的生活質素?

載自2019年6月5日《S-file通識大全》

文:盧乙彬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