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Gap Year 不走尋常路
2019.06.04走過Gap Year放眼闊廣宇宙
大學四年,畢業便找工作,生活一定是這樣子嗎﹖歐美國家,不少學生選擇暫且擱下學業,參加實習、交流和義工計畫等,追求課本以外的體驗。選擇空檔年(Gap Year),在實用至上的香港未算普及,然而港大學生董晴Janice沒有依循所謂的「正軌」,去年七月,她決定擱下學業半年,單人匹馬到越南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擔任義工,擁抱更廣闊的宇宙。
聯合國義工 搏盡無悔
適當留白,是一種藝術,可使人生有更絢爛的色彩,大學四年級的Janice正領略了這種藝術之美。在畢業前最後一個學期,對前途感到迷惘,再加上有點逃避畢業的心態作祟,於是決定休學,試試一直感興趣的義務工作。去年七月Janice參加了「香港大學生義工實習計畫」,遠赴越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展開為期半年的青年發展工作。
義工經歷雖不到二百天,但她學到的,卻是終生受用。Janice說,實習計畫的工作主要圍繞教育與性別議題,亦涵蓋了STEM與政治,負責籌辦不同活動,例如工作坊、同志遊行與青年同樂日等,而且上司給予她很多機會:「曾向上級反映,希望能鍛煉匯報及提案技巧,翌日便得到與一眾部門主管開會的機會。後來更試過獨立策劃一個與藝術及電影有關的活動,累積了更多寶貴經驗。」雖然工作繁重,甚至試過「朝七晚十二」,但Janice仍樂在其中,全情投入。港大學生向來視「搏盡無悔」為不成文校訓,她自問做到了。
不少機構都有提供Gap Year的義工或交流體驗,以下為部分例子:
- 義務工作發展局
- Projects Abroad
https://www.projects-abroad.hk/tra/whyprojects-abroad/gap-year-volunteers/
- EF Education First
https://www.ef.com.hk/pg/gap-year/
●Janice(後排右二)曾於青年諮詢小組中,帶領參加者與政府官員溝通,希望能一同把年輕人的聲音帶入議會。
宏觀視野 豁然開朗
聯合國的同事來自五湖四海,文化背境多元,令Janice能夠放眼全球。由於經常要與其他組織跨部門合作,包括聯合國人口基金與聯合國婦女權能署等共同協商,各組織關注的領域不一,有助全面思考問題。宏觀的視野與世界公民的思維模式,相信不是象牙塔和本地企業的實習機會能輕易給予。
Janice一直希望貢獻社會,本打算一畢業便投身教育或非政府組織,但經過這半年的經歷,現在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其實不一定馬上踏足教育界或非政府組織,希望先在商界打滾幾年,累積經驗與人脈,再把它放入這兩個範疇,看看如何把不同的領域融合。」
「青春」不是年齡 而是心態
很多人認為「空檔期」只是年輕人的專利,Janice對這老生常談另有一番體會,「我覺得『後生、青春』不只是指時間,而是指心態,希望自己三四十歲時,仍然保持着年輕心態面對每一件事,有這樣的幹勁,毅力。」騰空半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跨出安舒區,走入未知的領域,可能會使不少人卻步,Janice由衷道:「這一刻未必會看到影響或者有甚麼得着,但我覺得Experience is experience,好與不好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余光中說過:人生有許多事情,正如船後的波紋,總要過後才覺得美的。
●離開越南前,Janice的同事們向她送上自製的紀念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