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活動導致物種滅絕?
2019.06.03通識概念
News
聯合國於五月初發表歷來最詳盡的全球自然健康狀况報告,指出各項人類活動,例如伐林與開採,使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地球的自我復原機制正被摧毀。報告估算,全球八百七十萬個動植物物種中,超過一百萬種正面臨絕種危機;報告同時促請人類,務必徹底改變生產與消費模式,不然劣勢將無可挽回。
相關概念:
★生物多樣性
指各種植物、動物和微生物,以及它們組成的生態系統。由於各樣物種環環相扣,互相依存,任何一種物種消失,都會隨之影響生態平衡,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食物安全、藥物、新鮮空氣、食水等方面都與生物多樣性有關。
★瀕危物種
因為濫捕、盜獵、環境破壞、棲地狹窄等而導致有滅絕危機的物種。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自一九六三年開始編制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過去五百年間,已有超過七百種動植物絕種。為了使物種不會因國際貿易而面臨滅絕危機,各國簽訂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而綠海龜、中華白海豚、大熊貓、黑臉琵鷺等都屬瀕危物種。
★消費主義
指人們一種毫無節制的消耗物質財富和自然資源,並把消費看作是人生最高目標的消費觀和價值觀,並相信持續及增加消費活動有助經濟的意識形態。商家以各種手法推銷商品,鼓勵消費者以購物來滿足欲望;而消費者為了追求潮流,以及享受由物質帶來的優越感,造成過度消費,耗費大量地球資源,對自然環境造成沉重負擔。
甚麼是綠色生活?我們可如何活出綠色生活?
載自2019年6月3日《S-file通識大全》
文:盧乙彬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