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我們棄置的塑膠用品去了哪裏?

2019.05.27
21172 21172

通識概念

News


聯合國於本月十日宣布,經過近兩周磋商,除了美國以外,一百八十六個締約國都同意修訂《巴塞爾公約》,將塑料廢物納入規管範圍,日後各國出口受污染、混入雜質或無法循環再造的塑膠垃圾,須先得到接收國的同意,新規例將在一年後生效。然而,美國以新協議將對塑膠垃圾貿易造成影響為由,反對這次修定。



相關概念:塑料污染

塑料污染是指由於大量廢棄塑膠製品堆積,危及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全球塑料污染問題嚴重,聯合國去年曾於報告中指出,人類每年製造九十億噸塑膠,當中僅有百分之九會被回收,其餘大部分散落於垃圾堆填區或被隨處棄置。報告亦指,全球每年消耗五萬億個膠袋,而中國是塑膠包裝垃圾最大來源。根據二○一七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廢塑膠為香港都市固體廢物的第三大成分,棄置量超過二千公噸,佔全港固體廢物量近兩成。

塑膠需要四五百年才能分解,若得不到妥善處理,將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含氯的塑料會釋出有害物質,污染泥土,而塑膠垃圾亦會威脅海洋生態平衡,現時的海洋垃圾中,有六至八成為塑膠,許多海洋動物因誤食塑膠而死亡,膠粒更有機會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

環團綠色和平於去年八月考察本港九條主要河道,推算出每天至少有近五萬件塑膠流進吐露港,生態價值甚高的后海灣和米埔濕地都受到塑膠廢料污染,危害稀有物種。

為減輕塑料污染的影響,「走塑」成全球趨勢,你認為香港在「走塑」方面成效如何?

載自2019年5月27日《S-file通識大全》

文:盧乙彬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