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首四個月接50求職騙案 涉款408萬
2019.05.23警察商業罪案調查科總督察陸振中表示,警方今年首四個月接獲五十宗關於求職的舉報騙案,受害人合共五十四人,年齡介乎十六至六十歲,損失金額達四百零八萬元。
陸振中特別提及,今年首四個月單計保證(1)金及行政費求職騙案,合共達二十三宗,受害人涉及二十五人,損失一百五十二萬元。回顧(2)去年全年,整體求職相關騙案共一百四十三宗,受害人達二百二十人,年齡介乎十一至六十歲,涉及款項為一千九百二十萬元。
字詞解釋
(1)保證︰擔保做到。
近義詞與反義詞
(2)回顧
近義詞︰回想、回首、回憶。
反義詞︰展望、瞻望。
文化知識
明代《騙經》
警方今年首四個月接獲五十宗關於求職的舉報騙案,受害人損失金額多達四百零八萬元。騙子古今皆有,均須謹慎提防,明代萬曆年間的張應俞著有《騙經》(又名《杜騙新書》),收錄了各類光怪陸離的騙案,提醒時人慎防受騙。
《騙經》全書共四卷,下分二十四類,如「詩詞騙」、「法術騙」、「在船騙」等,寫有八十四則關於騙人的故事,是一部名副其實的「騙子百科全書」,全是張應俞按當時街知巷聞的真人真事寫成。
騙徒手法其實古今亦然,萬變不離其宗,很多時利用了人性貪小便宜、愛炫耀等心態,令騙徒有機可乘。例如書中提到「以銅換金」的故事,有位姓賁的讀書人,在京城換了十両純度高的金子,準備回鄉送贈妻妾,途中他因為顧着向同船的人炫耀金子的成色,一個不慎被騙子偷龍轉鳳,以銅換走金子。
《騙經》每則故事都會附按語評論,以上述故事為例,作者認為書生的金子之所以被換成銅,並非騙子手法有多高明,而是書生炫耀財富的心態才招來騙子。作者反問,假如書生一直深藏不露,騙子又怎會得手?藉此警惕讀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