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徜徉本地書店 窺探韓國文化

2019.05.03
21024 21024

韓風大盛,滲入生活的每一處,我們都被韓國的音樂、偶像、食物與劇集包圍,在眾多範疇中,文學一向較少被提及。近年,韓文作品的中文翻譯本漸漸增多,在舊區土瓜灣,便有一家結合cafe與書店於一身的小店Urban Space(都市空間),選書以韓國文學為主,稔知韓國文化的店長Joyce,更為我們娓娓道來有關韓國與書本的種種。

母女合力經營

穿過土瓜灣鬧哄哄的大街,拐入被老舊唐樓包圍着的窄巷,便是獨立書店Urban Space所在位置,店內入口處兩旁都放滿了書,駐足細看,便會發現韓文的翻譯書籍佔了很大部分,大概佔全店百分之五十。

小店開業一年半,由店長Joyce與自稱「店長媽胡師奶」的母親(上圖左)一同經營。Joyce說:「和媽媽聊天時發現彼此有一個共同夢想,就是想為人們提供一個休息的空間。」母女二人都是愛書之人,母親當了多年的家庭主婦,於是便順理成章地把cafe與書店結合,Joyce主力負責書籍事宜,偶爾亦會舉辦讀書會和電影會,與客人交流,胡師奶則繼續在廚房忙碌,Joyce笑說:「趁我後生,趁她在生,所以才開這家店。」二人直率真切的言辭,使小小的店面更顯溫馨。

愛韓國文化 售韓文書籍

現時書店的採購由Joyce負責,她對韓國文化的熱愛,在選書上露了一點端倪。因為喜愛韓國綜藝節目,在大專時開始學習韓語,其後曾到韓國留學三年,修讀文化產業。雖然熱愛韓國文化,但原本並沒有打造一家主要售賣韓國作品書店的打算,「當初並沒有特意購入這麼多韓國書,東湊西湊,再加上自己對韓國熟悉,便發現可朝這個方向去。」問及選書準則,率性的Joyce坦然道:「我鍾意睇。」店內既有韓國熱門的流行文學,也有冷門的書。

文化書種多元 親譯韓文繪本

由於Joyce本身對文化產業有興趣,所以購置了一些與韓國文化有關的書,談及設計、出版、音樂等的書也能在店內覓得,她指出:「人們對韓國的認識有限,其實韓國的文化非常多元。」就她觀察,韓文翻譯書籍自去年開始增多,她笑言,韓國文學的好終廣為人知。

書店更有售賣坊間少見的韓國原文繪本,Joyce表示,韓國的插畫家眾多,可惜的是,「香港人到韓國旅行不一定會到書店,在香港也很難接觸到。」她更親自為繪本加上中英文翻譯,希望此舉能鼓勵更多香港人接觸韓國書。此外,Joyce更會購入同一本書的韓國版與台灣版,好讓顧客作比較,欣賞兩地在設計與排版上的不同。


●Joyce為內容簡單,畫風淡雅輕柔的繪本配上翻譯,翻譯打印在精美卡紙上,甚有味道。


●有顧客縱使不懂韓語,亦被韓版書(右)的設計吸引,因而購入。

獨立書店分散韓國社區

Joyce身為書店店長,兼且熟知韓國文化,對兩地的書店與閱讀文化自有一番見解。在韓國,過往都是以大型連鎖書店為主,獨立書店在近年開始增多,有純粹的書店,亦有與cafe或酒吧結合的例子,多為社區型,較為分散,每區大概有一至兩間,與香港不少獨立書店聚集在旺角一帶的情況不同。這反映了韓國人的讀書文化正在改變,「他們不只是想去買書,而是想去看別人喜歡看甚麼書,想和店主交流,閱讀不再只是個人的事,是代表了與人交流。」

話題書與輕鬆讀物

近年,韓國的話題小說成功掀起熱話,探討韓國女性地位的《素食者》和《82年生的金智英》都揭示了社會問題,在港韓兩地甚具知名度。Joyce補充,話題小說固然能在短時間內激起熱議,不過普遍而言,韓國人比較喜愛閱讀較為輕鬆的詩集與繪本,可惜的是,這些書籍的中文翻譯非常罕見。

閱讀風氣只稍勝香港

談到韓國人喜愛閱讀與否,Joyce卻道:「韓國的閱讀風氣只比香港好一點,不是很多年輕人會看書,坐地鐵也很少看到有人在閱讀。」閱讀在愛書人心中,是日常生活中普通不過的一道風景;但似乎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打開書本依舊是件難事,在土瓜灣這片閒適的「都市空間」內,也許可以讓忙碌的步履停下,在咖啡香氣中品嘗書中的一字一句。


店長選書

「想做一件事,但不知如何開始」
《韓國年輕設計師》 作者:朴明煥
在政府大力推動下,韓國的創意產業非常興盛,本書收錄了十組年輕設計師的作品,涵蓋廣泛,包括了繪畫、雕塑、產品等,亦同時輯錄了他們的訪談,Joyce希望對藝術有興趣的中學生,能認識設計出路之廣,通過細閱各設計師的心路歷程與經驗之談,理出頭緒,踏出追尋夢想的第一步。

「成長故事」
《杏仁》 作者:孫元平
「這是一個成長故事,中學生應該會有共鳴。」小說中的兩位主角都無法正常地表達情感,允載患有述情障礙,無法表達情感,親眼看到外婆與母親在他眼前被暴徒傷害,仍舊木無表情,後來,他認識了一位各人眼中的問題少年──有暴力傾向的坤,性格兩極的二人相知相交,互相救贖。Joyce透露,不少購買此書的顧客都表示自己不懂得表達感情,把心中的所思所感坦誠道出,看似容易,原來也是一門學問。

「非主流不代表不好」
《B級時代》 作者:李亨錫
「B級」即是與「A級」傳統主流文化相對的非主流文化,「B級」不是資金充足的大製作,但內容豐富,多含諷喻,趣味盎然,甚至能顛覆主流文化。作者任職電影專業記者多年,對社會的流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書中剖析在韓國日漸冒起的B級文化,包括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向非主流文化致敬。Joyce分享:「社會許多時候只追求優良,然而這也不是一個優良的社會,最重要的是有個人特色,忠於自己。」

文:盧乙彬 攝:陳鐵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