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黑臉琵鷺或脫「瀕」 全球首逾四千隻

2019.04.12
20930 20930

亞洲的生態保育傳來好消息,黑臉琵鷺有機會脫「瀕」!黑臉琵鷺一直在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1)」,香港觀鳥會公布黑臉琵鷺普查結果,顯示黑臉琵鷺的數目正持續及穩定地上升,今年全球黑臉琵鷺的數量創二十五年的新高,首次超過四千隻總共有四千四百六十三隻,黑臉琵鷺有機會從「瀕危」降至「易危」,絕種機會有所下降。但組織指保育工作不能鬆懈(2),黑臉琵鷺仍面對不同威脅。

香港觀鳥會統籌其他組織,匯集二百位義工,於一月底在亞洲超過一百個地點,包括后海灣、台灣和日本等,數算黑臉琵鷺,進行「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2019」。調查發現今年黑臉琵鷺的數量創調查以來的新高,數字由早期二百多隻,上升到首次超過四千隻總共有四千四百六十三隻,數字又較去年增加百分之十三。

字詞解釋

(1)瀕危:接近危險的境地。

(2)鬆懈:放鬆懈怠;反義詞為緊張、嚴格。

延伸閱讀

劉克襄筆下的鳥類圖書

香港觀鳥會公布黑臉琵鷺普查結果,黑臉琵鷺的數目正持續及穩定地上升,有機會由「瀕危」降至「易危」,絕對是好消息。

台灣自然作家劉克襄擅寫鳥類和各種動物,如《望遠鏡裏的精靈:台灣常見鳥類的故事》就是他早期的作品,獲「聯合報一九九七年度十大童書」及「一九九八年小太陽獎」。這本書特別為學生撰寫,內容描述了台灣野外最常見的十七種鳥類,作者以親身觀察,撰寫成十七篇不同的散文故事,敍述這些常見鳥類的生活史。

另外,他在去年出版的《早安,自然選修課》,消化了生硬的科學知識,以溫情流暢的文字,記錄了台灣二十多種動物,當中包括白鶴、黑面琵鷺和尋常的麻雀等,探討拓展到都市棲息的鳥類和人類造成動物危機等問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