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劇場 互動學諸子百家
2019.04.12上課總離不開厚重的課本,千盼萬盼,下課鈴聲總是遲遲不響起,愛麗絲實驗劇場卻叫大家拋下書本,睜開睡眼,投入他們的教育劇場《3016》,劇團以互動劇場作教育媒介,教授諸子百家的思想,為學生送上一場愉快的文、史、哲之旅。
課堂中的戲劇
時值三○一六年,人類已經歷了兩次末日,只有少數的幸運兒能住進雲端城市,其他低下階層只能寄居於數據盒內,此時,一個又一個以「專員」、「教授」與「主任」自居的人神情肅穆地現身,過了不久,一位披着白袍,號稱自己為秦始皇兵馬俑的青年忽然闖入……
上述的奇人異事,統統都在基督書院的活動室內發生,難道學校遭到可疑人士入侵?並不,其實他們都是愛麗絲劇場實驗室的「演教員」,正在為教育劇場《3016》賣力演出,盡心引領中三級同學走入諸子百家的思想世界。在劇場中,同學們都是「巴別時代未來科技公司」的實習生,面對波譎雲詭的內部紛爭,同學必須活用諸子百家的學說,共同協作,以靈活的腦筋應對,才能解決困局。
教育劇場面面觀
教育劇場源於英國,顧名思義,是一套融合了戲劇和教育的演出,着重與觀眾的互動,演員為「演教員」,負責演戲和教育的角色。
愛麗絲劇場實驗室自二○○二年起開始發展教育劇場,在二○一六年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諸子百家教育劇場發展計畫」,計畫先在小學推行,再擴展到初中,今年是中學計畫實行的第二年,共有十三所中學及十八所小學參加。
劇目《3016》分為三部分,分別為「前置戲劇教學」、「藝團造訪」及「後置戲劇教學」,劇團為「前置」與「後置」教學提供教案,教授與諸子百家相關的內容,演教員更會到校與老師一同教授「後置」課堂,把知識融化在戲劇活動內,「藝團造訪」則為互動型劇場,時長約兩小時。
●故事為學生們定下了眾多關卡,在第一關,他們要為公司設計新型鞋子,要考慮產品的概念、推廣對象和宣傳口號。
古代哲思 用在未來
初中學生對諸子百家認識不深,但是導演陳恆輝(Andrew)卻表示,諸子百家並不如學生所想般「離地」,縱然這些思想起源於古代,但並不脫節,他點出莊子的哲學其實是「入世而不為世所累」,這些思想與做人處世和待人接物息息相關。導演更大膽地把場景設定為未來,乍一看,這配搭叫人詫異,但同學們都非常受落,根據劇團行政總監陳瑞如引述,由於現時不少電影和電視劇都以未來作主題,他們並不覺得這設定遙遠,而是非常貼近生活。諸子百家與未來世界看似是離地的組合,但當中的處世哲學恒古不變,與現今世代緊密扣連。
諸子百家的學說多如繁星,為求吸引學生,劇團選擇了以故事作切入,並聚焦在四大學派:儒、道、墨、兵,精挑細選出值得同學們學習的部分,這些學說為劇中主軸,推進劇情發展。
用四家學說 解決劇情困局
Andrew冀劇場能為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和機會,所以精心策劃了不同的互動情境,讓學生活用四家思想。劇情發展至中後段,「巴別時代未來科技公司」將推行一系列泯滅人性的發明,包括注射後將失去惻隱之心的「鐵心蘭」疫苗,以及會取代人類的機械身體。在這些情況下,同學們便要思考儒家的惻隱之心與墨家「兼愛非攻」的博愛情神有何作用;亦要站在道家立場,衡量如何才能達至「上善若水」,具備容納萬物的氣度;同學們也要學習兵家的戰略「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以最恰當的謀略解決問題。同學們衡量各方利弊,多角度地分析問題後,便能群起說服公司作出最合適的抉擇。
與此同時,參演的演教員們一直從旁引導,帶領同學們討論,亦不時鼓勵同學主動發表己見。同學發現自己的意見被接納,便更加投入提問、投票和辯論活動,氣氛甚為熱烈。
●同學們獲發印有四家學說的竹簡,並從中挑選合適的聖賢名句來游說劇中高層。
置身劇場 人人要思考
校內中文科老師賴彩紅對劇場教育大表讚賞,生活化和富趣味的劇場既可吸引學生,也能補足平時課堂的不足之處,「這樣去經歷一個場景,能逼到每個學生思考,因為每個人也要討論,課堂上我不能逼每個人也思考和答問題。」
教育劇場不只令學生有得着,參演的演教員們也獲益良多,陳瑞如總監強調,「劇場的精神是互動之餘,我們也要從學生物上得到東西。」演教員們表示,置身劇場當中,他們要仔細聆聽同學們的問題和想法,再引領他們作多角度思考,每次活動,思辨能力有所提升,達至教學相長。
愉快學習 銜接高中
基督書院校長馮志德一直大力支持戲劇教育,「我們語文科,中英文科也是,很着重戲劇教育,負責老師也很熱衷,因為之前發現效果相當不錯,所以今年繼續支持。」校內戲劇氛圍濃厚,中三級的中文話劇比賽向來是校內傳統,也有不少畢業生投身戲劇行列。
賴彩紅老師坦言,學生對文言文感拒抗,在學習諸子百家的篇章時,常抱怨內容過分艱深,有些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其實並未能掌握箇中道理,在參與教育劇場後,同學們有明顯轉變,「日後老師再提這些概念時,真的容易很多,起碼同學會有一個認知,會更清楚甚麼是惻隱之心,能明顯看出分別。」
在「後置」教學部分,老師和演教員將進一步鞏固學生們已有的知識,「因為(劇團表演)太快了,他們來不及背,但至少你吸引了他,他有興趣去了解更多。」一旦引起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學將更順暢。而且諸子百家的思想貫穿了高中課程的文言範文,劇場能為學生打下基礎,助他們銜接上高中課程。
學生分享
活用知識帶進生活
卸下劇場中的實習生身分,同學們仍感雀躍,他們都欣喜地表達對於教育劇場的所思所感。
張珈瑜 3C班
得到優秀表現獎的3C班張珈瑜表示活動令她相當投入,小組討論最教她難忘,「因為我一開始並沒有那麼多想法,老師要我們所有人一起討論,進行多角度思考,可以融會貫通所有人的知識。」她發現凡事也有多個向度,縱使自己並不認同其中一方,也毋須一味批判。
利悅玲 3C班
3C班利悅玲認為劇場沒課堂般死板,把諸子百家的思想套用在戲劇場景,能使各家的思想易於理解,「能融會貫通,平時很少能將古代句子用在現代。」身為籃球校隊成員的她,亦打算把兵家的策略應用在賽事上。
吳浩然 3A班
在活動中表現投入的3A班吳浩然認為活動能有助學習,「上中文課很悶,現在有多些互動,有討論,親身運用學說後會更易明白。」他亦十分享受辯論的部分,他對兵家的哲學感興趣,望能多加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