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好意思
2019.03.29粵語常用詞「唔好意思」,表示輕微的道歉:(在社交場合)唔好意思,我的卡片用晒,一陣先畀你。(不好意思,我的名片用完,回頭再給你。)老派粵語的「意思」讀意試,粵語的卡片,即普通話的名片。粵語道歉語「對唔住」,對應普通話就是「對不起」。
普通話裏,「不好意思」也是個常用詞,主要有三個義項。①用作客套話,表示難為情:這點兒東西真拿不出手,不好意思。意思,普通話讀輕聲。②「不好意思」含害羞意,例如:別人一誇,他就不好意思起來。③礙於情面而不便做某些事,說「不好意思」,比如:都是同班同學,實在不好意思回絕。
台灣道歉文化獨特
在台灣,人們特愛講「不好意思」,不只用於輕微道歉,「不好意思」這句話還可用在生活中大小事上,幾乎成了台灣民眾的一種口頭禮貌。當打斷別人或尋求幫助時,人們會用上這句話,甚至經常用這句話當作對話的開頭。在台北搭捷運,經常聽到「不好意思」;伊妹兒郵件中,台灣朋友也用「不好意思」當作開頭,等同「打擾了」。台灣的「不好意思」已經超越了輕微道歉的意義層面,更是表達一種感覺、行為,貫穿了台灣文化。對此,有個說法:「不好意思」代表了台灣人謙虛和害羞的一面。台師大李勤岸教授認為,台灣接受日治時期和儒家思想的影響,形成台灣道歉文化,「不好意思」是台灣傳統,與他人保持禮貌的關係。在華人世界中,台灣不好意思文化相當獨特。不過,也有台灣民眾認為過度道歉了,不好意思變得有點虛假,無法表達語意的真確。
拿內地與台灣兩地相比,「不好意思」的使用異同如下:
文學語匯豐富口語表現力
上文提到「不好意思」含害羞意。語源上,散見於清代小說《儒林外史》,例如:說罷,哈哈大笑,眾人一齊笑起來,周進不好意思。《官場現形記》也有用上「不好意思」:有是有的,不過只有一半。對不住你老,叫我怪不好意思的。
「不好意思」的前方加上「怪」,是普通話口語用法,表示程度高,相當於「挺」:怪不好意思,也可以說挺不好意思。礙於情面不便做某事,也說「不好意思」。比如:《紅樓夢》:「你襲人姐姐和晴雯姐姐量也好,也要喝,只是每日不好意思,今兒大家開齋。」今兒就是今天的意思。
元明清以來,北京作為國都,成為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北方話吸收了文學作品的語匯(如:不好意思),大大豐富了共同語的表現力。可見,普通話「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這個觀點,是有歷史淵源的,符合語言發展事實。
唔好意思≠不好意思
在香港,人們經常說「唔好意思」(使用範圍廣)。對應普通話,把否定詞「唔」換成「不」,以為就是普通話的「不好意思」的實際用法。這種轉譯不完全符合普通話的表達習慣(不好意思有特定的使用情境),帶粵方言色彩。粵語的一些「唔好意思」表示道歉時,應該說:對不起!或者說:真抱歉!比如:這事兒沒法幫你,對不起!
我們再看普通話的例句:
(1)沾你的光了,讓你破費,真不好意思!
(2)給您添麻煩了,我實在不好意思!
例句中的「不好意思」用於客套話,表示程度較輕的道歉。
知識窗
「不好意思」跟「對不起」是有區別的,「對不起」是正式道歉語,指給別人做了不好的事情時使用。而「不好意思」程度較輕,僅僅是在打擾到對方,說的客套話(客氣話)。「對不起」主要用來對熟悉的人的道歉,偶爾也可對陌生人使用;至於「不好意思」則多用於初次見面的人或較陌生的人,偶爾用於熟人之間調侃(tiáokǎn)。言語交際中,我們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於熟人之間的正式道歉,千萬不可使用「不好意思」,避免對方認為道歉欠缺誠意,甚至帶有不甘示弱的心態,造成對方二次傷害。
考考你
你參加童軍集會,來晚了……接着說「不好意思」,還是「對不起」?
答案:對不起
林建平
‧香港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主任
‧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