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從財政資源分布 解說創科預算案

2019.03.11
20686 20686

封面專題

今日香港+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能源科技與環境

主題:生活素質+自我了解+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答案︰B


解說


《基本法》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管理公共財政的原則之一:香港特區保持財政獨立,收入全部用於自身需要。因此,香港不用向中央交稅。





從《財政預算案》看特區政府的用錢和分配,就能窺見香港的未來發展方向。早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提到香港要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剛出爐的《財政預算案》就用了很多篇幅講述創科,同時投入大量資源去作發展。

財政司司長在宣讀《預算案》時,「創科」、「創新」字眼分別出現四十三次和二十七次,「力壓」早年常被特首或司長掛在口邊的「一帶一路」(出現十一次)。

創科在香港愈來愈重要,同學可以怎樣理解相關的內容?試試把《預算案》中關於創科的重點,歸納到通識科一些學習範圍,看看可以怎樣進深探究!

今日香港:整合數據 改善生活

相關預算:

‧3億元推動建立「空間數據共享平台」(CSDI)

‧籌備利用「轉數快」便利市民繳交稅款、差餉及水費。另外,運輸署、入境事務處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亦會研究在繳費櫃枱試行「轉數快」付款。

探究方向:

推動CSDI或在社會上應用科技(「轉數快」),對改善香港市民的生活質素有甚麼幫助?

解說:邁向智慧城市

生活質素是甚麼?同學宜先了解有關定義,不過相信大方向是離不關讓人生活更方便和舒適兩大點子。「空間數據共享平台」,是要讓地理空間資訊得以整合、互通和共享,有了這個平台的好處是,當局可以運用平台上的數據作更有效的城市管理。

舉例,把各項零碎的地理、交通、房屋等數據統合,製成一些應用程式(Apps),讓市民用來尋找目的地路徑、追尋走失的兒童和長者、追蹤巴士實時位置,甚至供政府部門用作應付突發重大事故時的資源調撥,制定災害救援路向,將來更可用作發展無人駕駛之用,對於香港要發展成為智慧城市有很大幫助。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資助設備 培訓人才

相關預算:

‧預留160億元專款供大學增建或翻新校舍設施,特別是添置科研設備如實驗室

‧20億元推行再工業化,以配對形式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綫

‧ 5億元推動「中學IT創新實驗室」計畫,向每所資助中學提供100萬元,作購置所需設備及舉辦更多相關的課外活動

探究方向:

青少年面對未來,須要掌握甚麼技巧,才能把握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解說:生涯規劃創科發展

同學在成長路途上,除了要自我認識、學習處理人際關係之外,亦當掌握一些不同的生活技能,例如自理日常生活、適當管理財政和時間、懂得應付逆境等等,其中訂立個人目標的技巧可應用作以上探究之用。

大家看到《財政預算案》中對香港未來的投資,大部分落在創科層面,對創科人才的培育以至日後的出路,都投放大量資源;同學不妨學習如何為自己訂立個人目標,例如利用生涯規劃,看看自己是否適合向創科之路發展。





能源科技與環境:減排廢氣 改善環境

相關預算:

‧1.2億元擴大政府停車場提供的電動車公共充電網絡,預計到2022年會增加超過1,000個至1,700個公共充電站

‧研究在路邊咪表設立充電設施

探究方向:

分析香港的空氣質素情況,評估相關的預算和措施對改善環境的成效。

解說:增充電站便利電動車

香港的空氣污染影響市民的健康,也窒礙了經濟發展,有外資機構和外資人員會因此而猶豫來港投資或工作,環保署的數據和環保組織都說汽車排放的廢氣是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本港過去落實了不少減排的措施,許多人相信以電動車取代柴油車是改善空氣的好辦法。

可惜,當局過去的措施難以促進電動車的使用,今次《預算案》從充電設施入手,特別是將科技應用在社會──在咪表設立充電設施,會不會改善人們對使用電動車的態度?會不會激勵了本港研發電動車的發展?這些轉變對本港環境會有哪些影響?

Mindmap:《財政預算案》的亮點與爭議



參考資料

‧香港的公共財政
https://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pshe/references-and-resources/life-and-society/module_12_Chi_stu_July_2014.pdf

‧2019-20《財政預算案》
https://www.budget.gov.hk/2019/chi/el.html

學習教材

議題分析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財政預算案》年年都有,今年獨特之處是增加對創新科技的資源投放和其重視程度,影響「今日香港」以至未來香港的發展,連帶同學的個人成長──生涯規劃都涉及到。另外,因着社會對一些派錢措施的爭議,引申政府公共財政運用的探討。

這議題包含哪些相關概念?

(例)
財政預算 The Budget

政府的《財政預算案》是記錄了政府在某一財政年度的預計收入和預計開支的財務報表。財政預算是政府實行財政政策的工具,分有擴張和緊縮財政政策。

擴張財政政策是通過增加政府開支、減少政府收入,令市場需求增加,在短期中令實質國民收入上升。

緊縮財政政策則是指減少政府開支、增加政府收入,這會在短期內降低實質國民收入,舉例,提高薪俸稅會降低市民的私人消費開支,從而令總需求減少。

試舉出與議題相關的關鍵詞。

(例)
‧公共開支 Public expenditure
‧社會公義 Social justice
‧社會福利 Social welfare
‧基層市民 Grass roots
‧創新科技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稅務寬減 Tax concession, Tax relief

你對此議題的見解為何?


請填寫:

這議題是否重要?其發展有何影響?

請填寫: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多角度思考

1.根據資料一顯示香港的主要收入和開支項目,反映了香港的甚麼情況?(4分)

2.根據資料二,政府的支出有哪些目的?據你所知,政府是如何達到這些目的?(6分)

3.你期望政府在哪方面的財政預算能增加或減少一些?原因何在?(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香港的主要收入是利得稅和地價收入,反映了商業是本港的命脈,土地是本港最重要的資源;而主要開支為教育和社會福利,可見本港重視人才的培育,亦願意與社會大眾共享經濟成果。

2.目的是財富再分配和推動經濟發展。簡單舉例,政府給薪俸稅退稅、代公屋租戶繳租金(往年的預算案內容),都是還富於民的舉措,讓社會大眾能留下多些錢,縮減貧富的距離,達到財富再分配目的;另外,政府撥款作基建,如是次預留55億元發展數碼港第五期,目的是吸引更多創科企業進駐,開拓更多就業機會。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建議:想一想,如果在地價收入方面減少一些,會否代表能遏抑樓價上升?在衞生方面的開支增加一些,會否讓本港的公共衞生服務有改善?)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多角度思考


1.
資料中的事件是關於甚麼?網民對事件的反應又如何?(6分)

2.政府在公共財政的分配和運用上,「派錢」有何作用?社會的反應正面嗎?為甚麼?(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公布向有需要的學生派二千五百元的津貼,而非應政黨的建議向全港學生派發。網民(以至市民)大部分都指派錢做法不公平,中產納稅人認為自己努力工作交稅卻一點福利都沒有,又有人認為政府對基層學生的支援已夠多,不應再派錢。

2.政府會通過控制收入和支出,將社會的貧富懸殊拉近,「派錢」等的福利支出正是想扶貧,營造公平公義的社會,作用理應是正面的。不過,近年的一些「派錢」措施卻得不到正面回應,例如綜援出雙糧,及去年「關愛共享計畫」派四千元,前者因為社會出現矛盾,認為綜援養懶人或讓新來港人士不勞而獲,不少市民覺得不公平;後者因為申領方法擾民而得不到好評,其實兩者都是行政或執行方法不完善所致。

載自2019年3月11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