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圖學範文
2019.03.05圖解範文 易懂易記
文憑試還有不足一個月就開考,相信應屆考生都積極備戰,其中中文科閱讀卷必考的範文部分佔全卷三成分數,不容有失。不想死記硬背,還有甚麼方法可以熟讀範文?近年流行把知識圖像化,網上不時流傳「圖解XX」、「XX懶人包」等帖文,原來也可應用在範文上。文言教材作者田南君以圖畫解釋範文,希望有利同學應試,但不忘提醒「只看這些圖,當然不能助學生獲得5**」,圖畫只是切入和輔助,一目了然掌握內容大意,最終還是要回歸文本。
用一幅圖畫解釋範文
翻開田南君所著的範文參考書《圖解DSE文言範文+經典》和《破解200題──DSE文言攻略15種》,會發現每篇範文均配上一幅原創圖畫,如〈六國論〉版大富翁、〈岳陽樓記〉版「天氣先生」,也有惡搞社交媒體的版面、電影海報和影視截圖等,非常貼近生活。以圖畫表達範文的中心思想,並把關鍵句子融入圖畫之中,與傳統以文字為主的筆記不同,田南君稱之為「圖記」。
田南君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師、補充練習編輯,現為中文科補習導師和教材作者,了解到學生學習範文的困難,想找方法幫助他們。他注意到,不論教科書還是坊間的範文精讀書,大多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練習,缺乏圖畫,即使有插圖也欠針對性,沒有記憶點,「每篇課文只配上相關場景的插圖,但其實很多場景都一樣,如〈月下獨酌〉講李白飲酒,但李白很多詩都講飲酒,隨便找一幅飲酒的圖張冠李戴,學生不會因此加深對篇章的理解和記憶。」於是嘗試為每一篇範文度身訂造一幅圖畫,以輕鬆、搞笑的方式切入,令人精神一振,更易入腦。
●兩本範文參考書均以圖解作賣點,別開生面。
圖畫引發想像 易生共鳴
代入感也是溫習範文的成功要素。田南君表示,「學文言須想像古人的處境和環境,感受作者寫作時的氣氛和情懷,才會學得好。」然而,文言已是千幾二千年前的語言,與今日所用語言不同,而且文中提及的場景未必存在,即使仍存在也面目全非,學生不免覺得難以代入。此時,圖畫便能提供畫面,有助想像。
他舉例說,讀〈始得西山宴遊記〉,作者過湘江、登西山,但香港沒有那麼大的江和山,學生自然難以理解,惟有用圖畫包攬文中提及的景物,讓學生腦海中有畫面,知道原來柳宗元當時做了這些事情。這能代入其作品,自然有利學生記誦。
在理解文章內容和作者思想感情後,溫習時重溫這些圖畫,也有助總結和記住範文的重要情節和內容。結合跨課文腦圖(Mind Map),把各篇範文的比較點分門別類,按內容、寫作手法、人物,用不同顏色字體標示,更為清晰易記。
●田南君又利用簡單電腦圖案和相片,製成「文言範文分半鐘」影片,上載至個人YouTube頻道。
●圖片取材自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如二次創作電影海報、網上流行的meme等。
「圖記」例子解說
《六國論》通過六國以地賄賂秦國,終致滅亡的教訓,以古諷今,暗示北宋賄賂外族,是重蹈六國的覆轍。此文為論說文,蘇洵論證六國破滅的原因,是本文溫習重點。以下兩幅「圖記」的切入點不同,呈現方法亦不一,卻同樣能把論證過程形象化地展示:
參考西史書解釋歐洲封建制度(Feudalism)的圖畫,把六國按國力強弱分為不同的階層,愈接近秦國的勢力愈強,但無論身處哪層,同樣是為頂層的秦國服務。圖中又劃分「賂秦者」和「不賂秦者」,表達「不賂者以賂者喪」的關係。下方的火燄,標示全文中心思想:「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清晰易明。
「大富翁」遊戲以爭奪最多土地、資產和房屋為勝利,以此概念製作「圖記」,貼合文中提及六國以土地賄賂秦國的內容。六國破滅及文章論證的次序,都順棋盤方向排列,方便記誦。而大富翁上的棋子須在棋盤上不斷循環直至遊戲結束,表示歷史不斷重覆,帶出文章知古鑑今的目的。
輕鬆學語文知識 初衷不變
圖像不止能應用在範文上,學習其他語文知識都有效。田南君早在十年前編補充練習時,已嘗試把生活經驗化成漫畫小劇場來解釋語文知識,如近義、反義詞和程度副詞等。他的補習學生中,有人表示曾做過這些練習,覺得「很搞笑」,印象深刻,令他進一步思考用圖像學中文的可能性。他無奈嘆道,當時純粹想「既然操練已成必然,希望他們輕鬆點,做得開心少少」。至今,他閒時仍會手繪簡單卻色彩繽紛的圖像,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語文知識。
●田南君任職補充練習編輯時,在每一個練習的開首都會加設漫畫,解釋語文知識。
●一次看見網上討論「溶」、「融」和 「熔」三字用法,田南君畫圖解釋,一看便懂。
古今經歷相通 古文勉勵自身
要學好文言,除了因為它是我們的文化之一,有責任傳承下去,還因為古人的經歷和說話值得借鏡, 在失意時能自我勉勵。田南君表示:「『千古雖變, 人心唯一』,雖然古文中的場景與今日不同,但經歷和感受基本一致。古人因政治鬥爭而失意,學校內也有小圈子令學生不開心。學生理解古文後,知道自己不孤單,古人尚且捱過,自己為何不可?」他又謂,近年這麼多學生自殺,或許讀古文能給予慰藉。
●早前網上流行「惡搞」古人的「撩妹語錄」,田南君也緊貼潮流,用範文內容二創出「情深深.溫範文」圖輯。
自製「圖記」
他鼓勵學生,除了閱讀參考書提供的圖畫,也可自行畫圖,做屬於自己的「圖記」,「不必擔心畫得不好,因為『圖記』是給自己看的,當然畫得好可以跟同學開心分享,只要畫得清楚、能夠辨認自己畫了甚麼就可以。」
繪畫「圖記」的過程,不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令知識更牢固,更藉此整理自身的思考和領悟:「同一篇詩文,一百位讀者,就有一百種體會,每人的『圖記』出發點不同,重點就不一樣。即使畫好了,也可隨時修改。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每次閱讀,必定有新的領悟,繪畫『圖記』的出發點也不同。」至於純屬記敍性的文章,則可用連環圖形式畫出故事的起、承、轉、合,方便記憶。
●解釋文言語法,同樣可以用圖像。例如田南君繪畫的詞類活用「圖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