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寧欺白鬚翁? 長者生活欠保障!

2019.01.23
20400 20400

封面專題

今日香港



答案︰C


解說


隨着人均壽命延長及退休年齡延後的趨勢,政府早前宣布自2019年2月起,申領長者綜援資格由60歲提高至65歲,引發社會廣泛爭議。新政策下,有經濟困難的60至64歲人士無法再申領長者綜援,只能申請成人綜援,除了每月標準金額減少1,030元至每月2,455元,健全受助人也要參加非政府機構負責的「就業援助計畫」。

不過,因反對聲音大,政府及後推出改良方案,以息民憤。





政府收緊長者綜援申請年齡引起廣泛爭議,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回應質詢時指60歲是中年,看來「長者」的定義亦須重新檢視。大家不妨先來探討香港的安老政策如何?長者又面對哪些困局?

香港長者福利 x 世界銀行五大支柱

人口老化是所有地區面對的嚴峻社會挑戰。2005年,世界銀行倡議「五條支柱的退休保障方案」,以下是該「五條支柱」與香港相關措施的比較,以及其關注點:



香港現時的情況是過度依賴「支柱0」;沒有建立完整穩健的「支柱1」(全民退休保障被置若罔聞);2000年12月才推行的「強制性公積金計畫」可以視作「支柱2」,但成立時間尚短,實際效果成疑;至於「支柱3」及「支柱4」則顯得零碎。在這個殘缺不全的退休社會保障下,政府還要削減長者綜援。這樣看來,要在香港過着穩定的退休生活,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香港長者的三大困局


世界各地的長者津貼、保障計畫申請的年齡限制都會隨歷史環境而變化,主要考慮因素包括長者的平均壽命以及政府的財政負擔能力。從政府修改長者綜援資格的反對聲音,可看到香港的長者正面對以下困局:

1.長者貧窮問題普遍

香港社會一直以來都未能充分保障長者的入息,以致長者貧窮問題較其他發達地區更為嚴重。據政府2017年貧窮情況報告,在政府現金政策介入後,長者貧窮率仍達30.5%,較2016年多3萬人,達34萬人;大概四成沒有子女供養,其中還有很多是與世隔絕的獨居長者。

隨着人口高齡化和結構性轉變,預期每年有5至6萬人進入長者組群,令長者貧窮數字有上升壓力。整體長者的貧窮率遠比其他年齡群組高達兩倍以上,反映香港現時的長者入息保障制度不足,影響他們退休後的生活水平。

2.人口老化致勞動力不足

人口老化的另一現象是勞動力收縮。其實,新一代的長者教育程度逐漸改善,擁有中學或以上教育程度的比例由2006年的25%顯著上升至2017年的39.6%;擁有專上教育程度的比例亦在10年間稍增至9.5%。

這批長者可重回職場來補充整體勞動力,可是香港2017年的年長勞動人口參與率只有11%,較其他先進經濟體如日本的22.7%、新加坡的26.8%及南韓的31.5%為低,反映長者重投職場不易,如受年齡歧視、工種限制、工作收入偏低等各種阻礙。而且,香港的勞福保障不足,諸如集體談判權、標準工時等基本權利討論多年卻未落實。在這環境下,長者重投職場,似乎只是將其痛苦延長。

3.福利制度未完善

香港主要的長者福利包括社會保障(長者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公共福利金等)、安老院舍服務及家居照顧等。可是,早前有國際調查機構發表報告,在34個國家和地區中,香港的養老金指數僅排22位,只有56分,整體養老系統僅獲評C級,與印尼及巴西等地並列。

香港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地區,卻只有殘缺不全的退休保障制度,明顯不足以為人口老化作出充分準備,也不是一個負責任政府應有的態度。只能說,在香港要保障老年生活質素,最可靠的還是自己。



退休人士 老有所為

年紀大,並不代表機器壞。世界勞工組織指出,至2050年,全球將有20億人步入60歲或以上之齡,故此長者就業已經是很多地區重視的社會政策。香港可作參考,化危為機。

防止職場年齡歧視

部分「少老」被無良僱主視為「二等勞動力」,恣意剝削。政府必須制訂適當政策保障他們的勞動權益和立法禁止年齡歧視,尤其是從事低技術工作、議價能力較低的年長僱員,以免他們淪為剝削對象。不少國家通過法例解決職場年齡歧視的問題,例如日本的《穩定年長人士就業法案》,訂明僱主不可把強制退休年齡定於60歲以下;而英國根據《2010年平等法案》,假如僱主及其他人基於年齡而歧視某人,即屬違法。

僱用長者的經濟誘因

長者未必是僱主的首要之選,故此向企業提供經濟誘因可增加長者就業的機會。例如新加坡通過特別就業補貼計畫,為聘用年滿55及以上(月薪不超過4,000新加坡元)員工的僱主補貼3-8%的員工薪金;台灣除了向中高齡僱員提供津貼,也向僱用年長僱員的企業提供獎勵。另外,政府可以為年長僱員提供就業培訓,以及與保險業界磋商,解決僱用年長員工需付較高保費等問題。

提供長者求職支援

礙於年齡、體力等限制,長者在求職上面對一定困難。不少地區設就業中介中心為長者提供求職的配套服務,例如台灣的「銀髮人才就業資源中心」、日本的「銀髮人力資源中心」和韓國的「人生二次收成支援中心」等,為長者提供就業機會時,亦提供有質素的選擇。

政府牽頭延長退休年齡

不少地方已將法定退休年齡延遲,例如日本計畫將退休年齡從65歲延遲至70歲;美國有不少企業,以選擇彈性工作時間及再培訓等工作形式,挽留及招聘年長員工。故此,為鼓勵健康及有意繼續工作的長者重投職場,政府牽頭延長新入職公務員的服務年齡,可為企業樹榜樣。

Mindmap:認知香港安老政策




參考資料

‧社聯:香港退休保障制度問題與出路
http://hkcss.org.hk/uploadfileMgnt/0_201324112052.pdf

‧推動耆壯人士就業
https://yrc.hkfyg.org.hk/2018/06/26/yi031/

學習教材

議題分析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政府收緊長者綜援年齡門檻,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爭議,從而探討本港的安老政策;在人口老化的當下,「長者」面對哪些困境,又有何出路。

這議題包含哪些相關概念?

(例)
老人 The elderly

社會過往對「老人」的理解模糊,約定俗成,60歲後大都踏進退休之齡。根據2015年聯合國世界衞生組織(WHO),通過對全球人體素質及平均壽命進行測定,發表了新的年齡劃分報告,將老人的分類如下:
‧66歲至79歲:少老人(young-old)
‧80歲至99歲:老年人(old-old)
‧100歲以上:長壽老人(oldest-old)

試舉出與議題相關的關鍵詞。

(例)
‧高齡海嘯 Silver Tsunami
‧勞動力 Labor force
‧人口老化 Aging population
‧醫療開支 Medical expenses
‧銀髮市場 Silver market
‧生活素質 Quality of life
‧貧窮綫 The poverty line
‧福利主義 Welfarism

你對此議題的見解為何?

請填寫:

這議題是否重要?其發展有何影響?

請填寫: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資料二

羅致光通過網誌重申,香港要做好人口老化規劃、勞動人口萎縮的準備,以應付未來快速的「高齡海嘯」,因為年滿六十五歲人口,至二○四一年及二○六六年,分別有逾二百五十二萬及二百五十九萬,均是去年的二點二倍;八十五歲以上人口將會飆升更急,至四一年將是去年的三倍,到二○六六年更升至四點四倍達七十七萬。而預測百歲以上人瑞亦會飆升,至四一年將是去年三千六百人的三倍,至六六年更會大飆至十四點二倍至多達五萬一千人,他直言:「日後不要再祝人長命百歲,可能會祝少了。」

資料來源:摘自《星島日報》11-9-2017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資料一,指出漫畫所表達的社會問題。(6分)

2.就你在題1所指,參考以上資料,你認為這個問題為社會帶來甚麼負面影響?(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同學應先描述漫畫中的事物,再仔細描述該事物所帶出的喻意。例如:由一大群老人所組成的大浪/海嘯,指未來老年人口上升,人口老化問題將會急劇惡化。以海嘯為喻,象徵這個問題會急速地來臨,而且對社會帶來災難性的沖擊和破壞。
‧岸上的小孩就是人口老化的受害者,因為他們將要肩負起照顧長者的責任。

2.
‧增加醫療開支:大部分的長者會尋求公營醫療服務,包括預防、治療及長期護理等,涉及龐大的政府資源。
‧降低勞動力:長者的勞動力較低,若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將會影響社會的競爭力及經濟。
‧增加在職人士壓力:老年撫養率十分高,對在職人士造成經濟及心理壓力,影響社會的持續發展。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政府日前宣布由下月一日起將領取長者綜援的合資格年齡,由現時的六十歲上調至六十五歲,特首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指方案早於2018/19《財政預算案》提出,反問議員是否記得自己投下了贊成票。新界社團聯會到政府總部外請願,要求撤回方案,立法會葛珮帆批評林鄭「自把自為」;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志祥亦批評特首不應以自身身體狀況作標準,促之擱置方案。經民聯梁美芬去信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及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建議動用關愛基金向六十至六十四歲合資格長者提供額外特惠津貼。

資料來源:摘自《頭條日報》12-1-2019

資料二

特首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期間表示收緊長者綜援年齡至六十五歲乃基於退休年齡延長,政府並非是要「慳錢」及不近人情,而是反映社會人口老齡化、壽命延長的現實。林鄭月娥更以自己為例:「今日如果我跟你說,六十歲以上是不能工作,或者已經是和社會脫節,我想你不會接受。我也不會接受,我也超過六十歲,今日仍是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

資料來源:摘自《頭條日報》9-1-2019

多角度思考

1.
參考資料,你認為上調合資格領取長者綜援的年齡合理嗎?解釋你的答案。(8分)

2.在制定有關長者退休保障的政策時,你認為政府應有哪些原則須考慮?(10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自由作答,可從支持或反對的態度分析,言之成理則可。
合理
‧人口老化問日趨嚴峻,政府對於長者支援的開支會愈來愈龐大。提高老人綜援年齡要求,能夠未雨綢繆。此外,長者教育程和人均壽命上升,提高老人綜援年齡要求,有助鼓勵長者就業。
不合理
‧綜援乃香港社會福利的基本「安全網」,目的是協助有需要的基層人士應付最基本的生活開支;綜援亦是香港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在未經公眾諮詢的情況下提出修訂,未能反映不同持份者的聲音。

2.自由作答,可從以下大原則出發,言之成理則可。
‧基本保障:退休保障制度能否確保長者得到足夠的基本入息保障?
‧可持續性:退休保障制度在面對人口結構的變化,以及經濟波動時,能否持續運作?
‧市民的負擔能力:支持長者退休保障制度所需的稅款或供款,是否所有市民都能負擔?
‧可行性:制度是否為市民接受?執行退休制度會否涉及龐大的行政成本?會否因為繁瑣的程序或標籤效應等,使有需要的市民不能得到適切的保障?

載自2019年1月23日《S-file通識大全》

文:龍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