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食材紮染 跟剩食說再見
2019.01.18市場賣剩的蔬果,除了送去堆填區,還可以怎樣運用?讀環保學科出身的張駿霖(Eric),不忍大量剩食被丟棄,數年前創立香港第一所天然剩菜染坊「染樂工房」,將不可食用的洋葱、紫椰菜、紅菜頭化成黃、藍、紅色染料;配合紮布工藝,染出衣物上獨特的圖案。被人遺棄的食物,化身染料再與人相見,原來可以變得那麼美。
「紮」布「染」色
「紮染」──顧名思義分為「紮作」和「染色」兩部分,先利用波子、木條及橡皮圈等物料,將布料紮緊,再放在染料中染色。布料壓緊的部分不會上色,空白位置上色後再打開,會形成不同圖案。
Eric小時候曾在日本奈良居住,在當地開設染坊的爺爺身上,見識過傳統「京友禪」染色方法;長大後和朋友一起開設「染樂工房」,開始接觸其他染色方法,希望通過容易上手、能夠造出獨特圖案的紮染工藝,讓更多人體驗自創衣物圖案的樂趣。
一切從一滴咖喱開始
香港每日產生三千多噸廚餘,重量與二百架坐滿人的雙層巴士相若。當中許多放置太久、不可食用的食材,究竟可以怎樣運用?在機緣巧合之下,Eric從一滴咖喱汁中獲得了靈感,開始探索食材染色的可能。若不小心把咖喱汁濺在衣服上,大概只會煩惱怎樣清洗乾淨;同樣的事情發生在Eric身上,卻令他意識到食物原來可以「染色」,「那時候我正思考廚餘除了變成肥料、魚糧或豬糧外,能不能變成貼近日常生活的東西?始終肥料不是每一個人也會用到。望着被弄污了的衣服,我想到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色素,於是開始廚餘染色計畫。」
天然染料 安全零污染
從咖喱、洋葱、金盞花混成的黃,到紫椰菜的藍、紅菜頭的紅,Eric和拍檔不斷進行試驗,找出各種容易上色的食材,化成染料,「不是每一種食材都適合做染料,例如火龍果皮及番茄皮的顏色不容易附在纖維上,我們就會拿來造番梘。」使用天然食材染色安全又環保,在染色過程中,即使碰到染料也不會造成傷害,因為它本身是食物。如果使用化工染料,當染料排放到海中,會造成污染,魚吸收了污染物,我們再吃受污染的魚,其實是「自作自受」。使用天然食材染色,就不會有這樣的問題。
●Eric不斷進行食材試驗,找出最合適的材料和處理方法作染料。例如他發現染藍色時不用加熱,因為紫椰菜中的花青素加熱後會分解。
食材或衣物 一樣要珍惜
從二○一二年開店到現在,Eric收到近七百噸廚餘,大多是由食品生產商及供應商送來。別人送來的食材,他們可不是「照單全收」,反而對剩食「有要求」,「食材是不可食用的,我們才會收。餐廳剩下的可食用食材,我們會轉介至食物轉派機構。」對食材如此「揀擇」,源於珍惜食物的心。
「其實只要不產生廚餘,就不用再煩後續的事情;不用去想它能不能做染料、番梘、紙或其他東西。可食用的食物,我們應該有方法把它吃掉。其餘沒法食用的,才去想其他方案。」
Eric認為,與買一件印好圖案的衣服相比,親手去製作,對衣物更有感情,不會輕易扔棄,「網上購物平台的興起,令買衣服的過程變得簡單,人們不再珍惜衣服,覺得衣服穿舊了就可以扔;若你嘗試染一件衣服,圖案由你自己親手製作,你會和衣服建立感情。當這件衣服有屬於你和它的故事,你不會如此輕易扔掉它。」染料通常在四年之後慢慢褪色,但可以再進行染色,延續衣服的生命。
紮染無對錯 互動最重要
每次在工作坊,Eric都會向參加者強調,染色沒有分對錯,只有喜歡與不喜歡那個圖案,「技巧其實不太重要,重點是自己去創作和幻想,在過程中獲得快樂。」相比自己埋頭苦幹去染漂亮的圖案,Eric更喜歡通過紮染,和其他人互動,「我們曾試過帶一個染箱走進街市,利用同一種食材,造出一盤染料和一盤湯底;一邊用街市賣剩的材料來打邊爐,另一邊就染舊衣服。這樣的互動是我最享受的事。」
以繪本為剩食發聲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廚餘問題,Eric和拍檔還創作繪本故事,為被人扔棄的食材「發聲」。以他們的首本作品《剩食小洋葱》為例,主角小洋葱被農夫收割之後,原來要經歷分類,才送到客人手上;平日我們在超市看到的,都是圓碌碌的洋葱,因為長得奇形怪狀的小洋葱,一早被分走了。Eric希望通過故事,更形象化地表達剩食議題,希望大家不要再以貌取「食物」。
動手做:生菜染 自由發揮
「生菜染」難度較低,只須將布先濕水,並向內擠壓,再任意綁上橡皮圈,就能紮出不同花紋。
●無論是綁得像右邊般整齊,還是像左邊「五花大綁」,都能呈現圖案。
●「生菜染」效果,圖案沒有特定形狀,比較隨心。
農曆新年紮染藝術展
香港著名的紮染組織還有曾獲「香港十大匠人」金獎的「巨人染」,巨人染與青年廣場於農曆新年合辦「逆光II 共生 Behind the Light Coexistence」紮染藝術展覽,以染布光影為創作素材,注入影像和裝置藝術等不同元素,創作出「城市光影」、「穿越森林」、「願望之花」和「星塵」四個不同展區,展品由多幅大型手染紮染作品組成,包括由20層布幔組成的森林隧道,以及由20多片紮染葉子形態組成、直徑達4米的懸吊式立體裝置等,希望引發大家重新思考人與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之餘,為新一年注入正念。
- 「逆光II 共生 Behind the Light Coexistence」紮染藝術展覽
- 日期:1月28日(一)至2月9日(六)
-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9時
- 地點:青年廣場2樓Y劇場(港鐵柴灣站A出口)
巨人染亦首度以紮染技藝配以中國傳統圖案,製作了一系列新春特別版紮染作品裝飾,並邀得香港毛筆博物館協會書法家寫賀年揮春。
展覽以外,巨人染將親身教授四場「植物藍染工作坊」,參加者會學習染前處理、藍染知識、基本紮法、染色技法、染後處理等。
- 妙筆生花──書寫賀年揮春活動
- 協辦:香港毛筆博物館協會
- 日期:1月25(五)及26日(六)
- 時間:下午1時至5時
- 地點:青年廣場1樓Y展覽平台(E區)
- 植物藍染工作坊
- 日期:2月1、2、3日﹙五至日﹚
- 地點:青年廣場2樓Y劇場
- 截止報名日期︰1月20日(日)
- 詳情及網上報名︰https://goo.gl/vwtMc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