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論推「實名制」購票 打擊炒賣

2018.12.05
20083 20083

時事論壇

今日香港

新聞事件


近年「黃牛黨」猖獗,民政事務局提出三招,包括減少內部認購比例、推門票實名制,以及將紅館、伊館等熱門場地納入《公眾娛樂場所條例》來打擊「黃牛」活動,亦表明不反對立法禁止炒賣「黃牛飛」。坊間對應否推行門票實名制有不同意見。



支持

歌手鄭中基:曾考慮在明年二月初舉行的演唱會中實行實名制,但因為香港沒有相關的經驗,故無法控制實際效果,例如歌迷可能要提早幾個小時排隊入場,當局應該制訂相關指引。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實名制可以增加「黃牛黨」的購票成本及風險,打擊「炒黃牛」,入場檢查亦有多種方式執行,如在現場抽樣檢查,或使用「二維碼」等識別持票人的方法,特別是使用「二維碼」,只需要少於一秒的時間入場。若主辦機構跟隨《私隱條例》,在節目後銷毀資料,並為私隱資料加密,相信能夠安全保管資料。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引入購票實名制可以減少炒賣,亦未必會影響私隱,但應該保持彈性,例如市民購買多張門票時,有小部分可以轉讓,例如每買四至六張門票,最多只可以轉讓兩張。

反對


演出業協會副主席許冰心:如實施實名制意味觀眾要提早在演唱會前排隊,做法擾民,現時場館設施亦不容許職員逐一查票,假如抽樣檢查,也會有觀眾質疑為甚麼不查其他人,做法很傷和氣。另外,過去曾有不少國際性企業泄露客戶資料,目前難有配套確保有科技可保障觀眾私隱和加快檢查流程取得平衡。

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功能界議員馬逢國:雖然技術上可以做到實名制,但最大問題是如何保障購票者私隱,一旦實行實名制,保障私隱責任落在公司上,就如國泰外泄940萬乘客資料事件,連一家全球航空公司都做不到時,如何要求一間製作公司去承擔重責。

其他建議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政府可引入「黑名單」的機制,若有人被證實炒賣門票,應禁止他在未來三年內再購買門票,亦應主動出擊,打擊炒賣門票的平台,例如直接要求網絡營辦商封鎖相關連結等。與此同時,政府可透過減免場地租金、優先訂場等獎勵措施,鼓勵活動組織者以實名制售票,若活動由政府舉辦,或有使用公帑,則強制實行實名制。

想一想


你認為落實「實名制」購票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試解釋。

載自2018年12月5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袁嘉詠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