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大觀園 睇得又玩得
2018.11.20科技再現 動物大觀園
時下多「貓奴」、「狗癡」,動物不但能治瘉人心,更與人類的生活、文化、藝術等關係密切。香港城市大學與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正合辦「動物大觀園」展覽,展出逾七十件有關動物的展品,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借出的二十五件多媒體和高度仿真展品,還有活生生的馬蹄蟹!展覽以藝術、科學、自然和社會的跨學科角度窺探動物世界,利用先進科技再現古文物中的動物,互動元素豐富,睇得又玩得!
跨學科展品 反思人與動物關係
「動物大觀園」入口處擺放了魚缸,內有約二十隻活馬蹄蟹,上方展出清代生物學家暨畫家聶璜《海錯圖》繪製的鱟(馬蹄蟹學名)。展覽的項目經理、城大互動媒體電算應用中心高級研究員鄭彩雲(Carey)介紹,「很多時展覽只展出畫作等死物,但這次做動物展覽,動物是活生生會動的,所以結合城大的馬蹄蟹保育研究,對比真正的與古畫中的馬蹄蟹。」馬蹄蟹有活化石之譽,比恐龍更早出現,但現存馬蹄蟹愈來愈少,急需保育。
上述展品概括了展覽糅合古今的自然、藝術、社會、科學的跨學科性質。原來展覽意念來自城大校長郭位在故宮博物院看到與動物相關的藏品,適逢城大近年成立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便想到辦一個動物展覽。Carey表示,「動物與人息息相關,有很多不同面向,希望探討和反思兩者的關係,環境對動物有何影響?是否和諧?展覽結合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動物醫學及生命科學院的研究,再加上創意媒體學院的新媒體藝術,希望參觀者在當中學到知識和得到啟發。」
多媒體互動元素 呈現古代文物
展覽利用立體打印、擴增實境、立體光雕等科技增添互動元素。Carey表示,古人留下許多有關動物的記載,相當於現代的百科全書,如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動物藥效,清代《海錯圖》記錄海洋生物。通過科技,古代文物在展覽中有嶄新的呈現,「過往我們只可以看這些文物,不能觸碰,科技進步令我們有多一個觀賞體驗。」
©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借出明、清時代的動物文獻(複製品),並製成電子揭頁書,供參觀者閱覽。
互動展品逐個睇
#海錯奇珍
想與古代海洋生物玩遊戲?〈海錯奇珍──沉浸式互動劇場〉觀眾躺臥在軟墊上,觀賞藍色天幕上浮游、取材自古代畫冊《海錯圖》中的海洋生物,手持漁火燈捕捉不時出現的雲朵,達一定數量後動畫劇場便會放映。《海錯圖》共有四冊,出自清人聶璜,把遊歷二十載期間所見的海洋生物繪製集成,「海錯」意指水中生物之錯雜紛陳。
#南懷仁的坤輿世界
利用特殊地圖投影法和三維擴增實境技術,可以把古代地圖化為實體地球。這個新媒體裝置以故宮博物院藏清代南懷仁的手繪地圖〈坤輿全圖〉和〈坤輿圖說〉為藍本,製作成直徑一點五米的實體坤輿地球,並提供擴增實境手機,讓觀眾瞄準地球上繪有動物的位置,瀏覽牠們的資料,如長頸鹿、變色龍、鯨魚等,了解古人眼中的「珍禽異獸」。
#百駿變
相信大家都記得動畫版〈清明上河圖〉,把國畫動畫化,能為原本樸實、靜態的作品增添活潑和趣味。這裝置把朗世寧繪於1728年的絹本長卷〈百駿圖〉,以數碼動畫和立體光雕技術,呈現在實物大的白馬雕塑上,畫中約一百隻毛色斑紋各異的馬逐一出現,不停幻變。
#角島鯨骨遊樂場
通過立體打印技術,參觀者不但可以檢視每一塊鯨魚骨模型,更能親手拼砌整個鯨魚身體。城大把2014年於大埔擱淺的角島鯨骸骨掃描,利用輕身物料立體打印,製成實物一半大小(長達五米)、有約一百一十件骨頭的模型。地上畫有每件骨頭原本在鯨魚體內的位置,供參觀者參考圖案還原,旁邊則播放角島鯨海底錄影片段。
#人工創世紀
這是一個讓人飾演「創造者」的互動裝置。參觀者可在觸碰式屏幕上繪畫綫條,它們會化成「生物」在水盆中出現,並依照進化模式成長、互動和繁殖,猶如生態縮影。「創造者」也可把手放入水盆,干預「生物」活動,成為進化系統一部分。
#立體光雕百福瓶
中國文化中,動物的象徵含義往往與其讀音相關,如蝙蝠寓意「遍福」。展覽把清代汪承霈的畫作,〈繪御製詩意百福繁生圖〉中的蝙蝠圖案花瓶,立體打印成白色淺浮雕,並把蝙蝠以立體光雕技術投影到浮雕上,更設有互動和聲效裝置,當觀眾靠近花瓶時,蝙蝠的投影便會展翅飛舞,伴隨頭上喇叭發出蝙蝠叫聲。
#動物手工品
城大把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動物雕塑和器皿,通過攝影測量法和錄像測量法,變成數碼立體繪圖,以虛擬實境技術展示。觀眾只要帶上3D眼鏡,轉動按鈕,便可旋轉或打開展品,從多角度欣賞,就如看見實物。如寓意封侯加爵的「馬上封侯」竹根雕塑,能讓觀眾三百六十度旋轉,看到雕塑每一面。
#貓狗斷層掃描
平日照X光,只能看到身體一部分的內部結構,但城大把一隻貓和一隻狗的多個X光掃描數據結合(又稱電腦斷層掃描),取得橫切面,以模擬立體模型展示。觀眾扭動按鈕,便可逐層「切片」檢視貓狗的內部結構。
展覽資料
日期:即日至12月30日
時間:每日早上十時至晚上七時(逢星期一休展)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展覽館
(九龍達之路香港城市大學劉鳴煒學術樓十八樓)
費用:全免
*學校可申請導賞團,詳情請看官方網頁或查詢:3442 6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