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分享閒置物品 創造二手經濟

2018.11.05
19837 19837

封面專題

全球化+現代中國+今日香港

主題: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中國的改革開放+生活素質




答案︰C


解說


「送舊迎新」這句話最常見於農曆新年時節。中國人認為在新一年來臨前,要把舊物都送走,以新的東西取代;背後思想是,舊東西都是不好,新的才好。











分享物件 循環再用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加徵關稅削減買賣,威脅製造生產,影響原材料開發,工人或面臨失業,經濟增長放緩甚至出現負數⋯⋯的確,世界經濟靠製造生產貿易買賣,日復一日地運作,然而,不製造新產品,不渴望推陳出新,不追求銷售額,可以嗎?

讓物件循環再用的二手經濟,或許能為全球帶來生機,在貿易戰下提供另類選擇。

騰訊主席馬化騰在《共享經濟》一書中,指出在共享經濟下把閒置資源分享模式之一的「所有權分享」,正是二手經濟(見圖)







閒置資源重投市場

每個人都有一些「經濟剩餘」被視為閒置資源 (Idle Resources), 就是那些甚少或不再被使用的東西,但其本身的功能和效用仍在,假如閒置不理就會造成成本上的浪費,例如購入時所付出的金錢和放置的空間,還有生產該資源的成本,好像原材料、時間、金錢、人力等等。閒置資源可以是有形的東西如物件和空間,也可以是無形的東西,如知識和時間。

現在市場上所謂的二手經濟,通常是有形的二手產品買賣,除了普遍的二手樓宇、二手汽車交易,其他商品的二手買賣近年亦愈來愈流行,同學可以列舉一些清單嗎?例如家具、衣服、玩具和書籍等等。大家只要到互聯網查看,就會發現共享經濟中的二手市場有多蓬勃和流行。

香港:二手交易品種類多

除了一些大型二手交易網站,不少大型屋苑也有自己專屬的二手交易群組,此外,亦有分門別類的組織,例如攝影機、廚具和某些著名品牌手袋的二手買賣群組等等。

中國:交易用戶增長率高

互聯網經濟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內地閒置物品交易規模達五千億元人民幣,並以每年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速度增長。艾媒諮詢的《2018上半年中國在綫二手交易市場監測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在綫二手交易用戶約有七千六百萬人,雖然相比全國十多億人口是個小數目,但增長率為百分之五十五,預計今年用戶規模將超過一億人,足見此市場前景可觀。

加拿大:創造價值億元計

當地機構「Kijiji」的二手經濟指標報告顯示,加拿大在2016年的二手經濟同比增加了十億加元,共創造了二百九十億加元的價值,相當於加拿大國內生產總值GDP的百分之一點四。

日本:消費者願買二手貨

日本消費者廳於去年調查發現,約七成消費者有購買二手物品的意向,一成消費者在過去三年有在網上自由市場或網上拍賣發布過商品。日本經濟產業省估計,國家的家庭閒置物品價值高達七萬多億日圓,潛在市場可較目前增加三倍多,佔全國GDP百分之一。





改變營運模式 減浪費

二手經濟有望成為全球經濟生力軍,聽來似乎可喜可賀可期待,因為可以紓緩目前主流經濟營運模式所帶來的問題(見下表)



小結

把閒置品分享出售,賣家有機會得到金錢回饋,買家又可以相宜價格購入商品,完全符合環保原則又製造贏。當然,針無兩頭利,有人就提出,二手經濟對環保無幫助,甚至變相鼓吹盲目消費,大家可對此議題再作探討。(可參考「學習教材」部分)

Mindmap:二手經濟普及原因



參考資料

‧日本二手物闖進東南亞市場,二手經濟規模上看數十億美元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17/07/05/second-hand-economy-injapan/

‧《共享經濟:改變全世界的新經濟方案》
作者:馬化騰、張孝榮、孫怡、蔡雄山
出版:遠見天下文化

學習教材

議題分析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二手經濟的崛起,本質就是屬於全球化下的經濟問題。二手經濟其實是現在流行的「共享經濟」的一種,除了要理解其為何會在傳統經濟模式中突圍而出,也要探討它如何改善人們的生活質素。

這議題包含哪些相關概念?

(例)
共享經濟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共享經濟又叫協同消費,由兩位美國學者在1978年提出,說的是通過共享(包括二手買賣)把閒置資源再利用,以減少浪費,將資源已有價值最大化,使共享者可以各取所需。

創造性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
共享經濟在經濟學上的特性屬於「創造性破壞」。這個說法是由奧地利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所說的是共享經濟作為新的經濟營運模式,正在不斷破壞舊有模式的秩序,但又不斷創造新的秩序。簡單來說,共享經濟的壯大,例如二手買賣規模擴大,對傳統製造產業構成威脅,但同時又在給二手經濟建構一個新結構及新的市場。

試舉出與議題相關的關鍵詞。

(例)
‧閒置資源 Idle Resources
‧二手物品 Second-hand / Used
‧再利用 Reuse
‧可持續消費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你對此議題的見解為何?

請填寫:

這議題是否重要?其發展有何影響?

請填寫: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二手物品交易的跳蚤市場從綫下轉移到了綫上。然而,看似雙贏的交易方式背後卻隱藏了不少「坑」:賣家故意引導買家脫離平台交易實施詐騙,買家收貨之後找藉口向賣家惡意砍價⋯⋯究竟是買賣雙方誠意不夠,還是平台本身存有漏洞?二手交易平台又有哪些陷阱須要警惕?

不少人在二手交易中有着不愉快的經歷,快速增長的網上二手交易也問題多多。汕頭大學學生小余在趕集網上看到,原價2,000多元的捷安特自行車只賣400多元,賣家還是「發燒友」,小余興奮不已。「發燒友賣的貨肯定沒錯。」小余說,他確認了照片中車架上的品牌名後就果斷地買了下來。可高興沒幾天,自行車腳蹬就壞了。修車店的老闆告訴小余:「這個車只有車架是這個品牌的,其他配件都被換成了不值錢的。」資料來源:摘自「二手物品交易平台藏陷阱」

《新華網》1-8-2018

多角度思考

1.資料中的個案,顯示了甚麼問題?(3分)

2.「發燒友賣的貨肯定沒錯。」這句話,道出了網上交易平台的甚麼現象?(5分)

3.除了你在題1所指的問題,二手交易還有機會發生哪些問題?可如何解決?(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網上交易出現的「騙案」。

2.不少人在網上行騙,而網友亦輕信網上資訊,例如對網民的網名、圖片等,都毫不懷疑,欠缺戒心,一廂情願以為人家叫「發燒友」就一定是會賣真貨和好貨,但可能與事實不符。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建議:產品的安全性和衞生情況,例如二手電器會不會失靈,容易引起火警,另外,任何二手物品都有機會是病菌的媒介。設立監管和品質鑑定是解決辦法之一,但執行有難度,或可以從設立會員制度入手,因為完善的資料記錄,可保留追討責任,能起阻嚇作用。)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

日本人喜歡購買二手商品,因為日本商品的品質較高。最近幾年,儘管日本白色家電的競爭力相比中韓產品愈來愈低,但品質總體較為理想,即便是二手貨也不遜色於新商品。

此外,過去幾年日本人均收入並沒有顯著上升,因此很多家庭為節省開支,往往會選擇價格低廉的二手商品。

二手物品市場的發展讓日本人又喜又憂。其中物流業就受到積極影響,用戶的配送費用相比綫上二手交易平台的服務開始之前增長了14%。賣家在轉賣二手商品前會去乾洗店和修理店並準備包裝材料,也讓相關行業嘗到甜頭;也有觀點認為,從消費比的角度來考慮,認為「二手的就夠了」的消費者愈多,新商品的消費需求會愈少。

資料來源:摘自「日本二手商品交易或達8萬億日圓」《星島日報》24-8-2018

資料二

有商店負責人認為,二手網站不但不會減低一手銷售額,更有可能刺激銷售。

《日本經濟新聞》訪問了東京一間酒店裏的婚禮策劃師,對方表示「認為可以賣出去而購買婚紗的新婚正在增加」,而買了昂貴的禮服着過一次之後放上網出售,比起租用禮服更便宜。這種「將來會轉售出去」的想法,反而令人們更輕易購買物品,就算商品貴一點都會想買。

而企業方面,慶應大學準教授山本晶指出,「消費品製造商應該將二手市場擴大視為商機」。商家可以將「賣出去價格也不會大跌」設計成商品賣點。

資料來源:摘自「日本二手物品市場興起 商家竟然稱有利一手貨品銷售」《香港01》23-8-2018

多角度思考

1.
參考資料,你認為二手經濟是環保的通道嗎?原因為何?(4分)

2.就資料所述的日本情況而言,你多大同意二手經濟能提升人們的生活質素?(6分)

3.「二手經濟對社會經濟發展是利多於弊。」你是否認同此說法?解釋你的答案。(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不一定。因為人們會抱着「將來會轉售出去」的想法,更無後顧之憂去消費,想買就買。

2.
對於家庭經濟環境不太理想的人,選購較全新產品便宜的二手商品亦可以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因為日本產品的質素高,即使是二手狀況亦很理想,這可以讓他們以較少金錢購買到高質商品,在物質層面來說,可以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如認同:因為二手交易多,連帶周邊商品和服務的生意也多了,例如物流業,所以除了有環保的好處,對經濟亦帶來正面影響。)

載自2018年11月5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