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強積金對沖方案
2018.10.31時事論壇
今日香港
新聞事件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日前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提出爭議多年的取消強積金對沖「終極方案」,向商界提供雙層補貼,年期延長至二十五年,補貼僱主的金額將由172億元增至293億元。特首希望方案能於2022年前通過立法會,並指「不可能再優化」。各界對此有不同意見。
支持
香港總商會總裁袁莎妮:商界歡迎方案,亦很高興政府從善如流,聽取商界的關注事項,大大紓緩中小企的負擔,消除疑慮。商界歡迎政府更積極參與,共同承擔責任,為港人的退休生活提供支援。
反對
香港各界商會聯席會議秘書長沈運龍:商界預計取消強積金對沖後,未來二十五年將額外增加逾8,400億元的勞工成本。政府方案要求中小企申請「專案儲蓄戶口」,但業界普遍覺得開幾十萬個專項戶口很麻煩。我會游說立法會議員否決政府方案,更會號召全港僱主與僱員結數,在方案落實前對沖強積金。
其他建議
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委員鄧家彪:今次《施政報告》推出取消強積金對沖等條件性福利,未有針對改善僱員基本問題,包括薪酬普遍過低及工時過長。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政府應為僱主須承擔的「離職賠償額」設定上限,及將補貼安排的適用範圍擴大至日後新成立的公司,藉以釋除中小企業的憂慮和扶持初創企業的發展。
立法會議員林健鋒:「終極方案」比最初建議的更容易接受,但按政府的估算,即使供款二十五年後,仍有約兩成中小微企沒有足夠儲備,去應付長期服務金與遣散費開支,因此政府必須正視及處理有關問題,對中小微企作出支援。
立法會議員區諾軒:取消強積金對沖方案令大商家成為贏家,打工仔只是打個和,因為代價是政府須要投放巨額作補貼。
想一想
有人認為政府補貼僱主支付長期服務金與遣散費,變相是用僱員交的稅款來「對沖」強積金。你對此「終極方案」有何意見?
載自2018年10月31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