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相〉杜甫
2018.10.05文言文閱讀理解
〈蜀相①〉杜甫 丞相祠堂②何處尋?錦官城③外柏森森④。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⑤天下計⑥,兩朝⑦開濟⑧老臣心。 出師⑨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註解
1. 蜀相:三國蜀漢丞相,即諸葛亮。
2. 丞相祠堂:即諸葛武侯祠。
3. 錦官城:成都的別名。
4. 森森:茂盛繁密的樣子。
5. 頻煩:頻繁。
6. 三顧頻煩天下計:指劉備為統一天下而三顧茅廬,問計於諸葛亮。
7. 兩朝:劉備、劉禪父子兩朝。
8. 開濟:開創大業,匡濟危時。
9. 出師:出兵。
練習題
1. 試語譯以下句子:(4分)
a. 映階碧草自春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長使英雄淚滿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綜合全詩,作者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2分)
(1)設問 (2)用典 (3)對偶 (4)比喻
○ A. (1)、(2) ○ B. (1)、(4)
○ C. (1)、(2)、(3) ○ D. (2)、(3)、(4)
3. 〈蜀相〉是一首詠史詩,試說明作者從中所抒發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以下哪句與〈蜀相〉描述的主題內容最相近?(2分)
○ A.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劉禹錫〈烏衣巷〉)
○ B. 「人世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迹,我輩復登臨。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 C.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杜甫〈詠懷古迹〉其三)
5. 承上題,試就着兩者抒發的情感解釋所選擇的答案,並引文指出它們的相異之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判斷以下各題的陳述。(4分)
a. 在〈蜀相〉中,作者認為諸葛亮會失敗是因為不受重用。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b. 在〈蜀相〉中,作者引諸葛亮自況。
正確 / 錯誤 / 無從判斷
7. 試解釋「柏樹」在古代中國中象徵甚麼意象?試以〈蜀相〉引例說明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 a. 碧草映照石階自有一片春色。
b. 使古今英雄都為他淚濕衣襟。
2. C
3. 這是一首通過寫諸葛亮的事迹去緬懷他的詩(1),當年諸葛亮因為才智而吸引到劉備三顧草蘆,後又扶助劉備劉禪,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1),只是像他這樣優秀的人卻「出師未捷身先死」(1),作者藉此抒發惋惜之情(1)。
4. C
5. 兩者同樣抒發了對古人的懷念(1),而〈詠懷古迹〉是三個選項中,唯一一篇跟〈蜀相〉一樣有展示古人才華(1),並對古人表現出惋惜之情的選項(1)。不過〈詠懷古迹〉中,在最後兩句「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中可見作者假想古人因為不受重視而心懷怨恨(1),更多了一份替古人抱不平的不忿情感(1),而〈蜀相〉並沒有這種情況出現。
6. a. 無從判斷 b. 錯誤
7. 柏樹在古代中國文化中有高尚、不朽的含義(2),古人多用來紀念先人,表示對他的尊重(1),在〈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便有用到柏樹的意象,一方面柏樹表現了諸葛亮的高潔(1),同時柏樹在諸葛武侯祠附近,更有永垂不朽的意味(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