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中美貿易戰 觸動全球經濟

2018.09.26
19575 19575

封面專題

現代中國+全球化

主題:中國的改革開放+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答案︰A


解說


土耳其早前扣留美國牧師,令兩國關係惡化,及後美國對土耳其商品加徵關稅,市場擔心土耳其經濟受影響,觸發其貨幣里拉兌美元下跌;惡性循環下,投資者憂慮土國財政,會無力償還債項,就從當地撤資,令里拉匯率節節下挫,就八月已累挫兩成四。環球市場擔心會導致骨牌效應,發生金融危機。



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挑起了「貿易戰」,國際間就瀰漫着一陣陣的不安,尤其今年適逢「金融海嘯」十周年,人們就憂心歷史會重演,例如土耳其的情況(貨幣貶值)就引來震撼。雖然特朗普加徵關稅的對象不止一個,但大眾都把焦點落在中國和美國上,皆因全球兩個最大經濟體系的對壘,影響可大呢!

中美貿易戰自七月六日正式開打後,加徵關稅消息不斷。美國特朗普政府日前再向中國的二千億美元商品徵稅。這是很重的一擊,因為去年中國進口美國的商品只有一千三百億美元的等值;當然,中國亦反擊,對美進口600億商品徵稅。如此你一拳我一腳,對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最後會否觸發全球性的經濟衰退?今回就從中國一方去思考這個問題!

影響① 物價上升 通貨膨脹

貿易戰的主要「武器」是關稅,中國還擊美國的招數,就是徵收美國進口到中國的貨品的關稅,結果必然是令百物騰貴。因為經濟生產銷售環環相扣,一種商品的成本增加,其相關的項目產品亦會受影響,結果是市面上各樣東西都貴了!

成本增加 轉嫁消費者

以大豆為例,同學就會明白以上道理。中國的大豆超過九成都是進口的,去年由美國進口的大豆約三千四百多萬噸,佔總進口量百分之三十六點五五。中國就看準這個數量龐大的美國出口商品,向其加徵百分之二十五的關稅作為還擊。

試想一想,進口大豆的稅款,商人會自掏腰包支付承擔嗎?當然不會,而是把這個稅金加入大豆的批發和零售價中,轉嫁予消費者。專家計算過,每當大豆價格貴一成,就會推高一個月後的食品價格上升百分之一,然後,影響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百分之零點二一,即是出現通脹情況。

購買力減 影響生活質素

單單大豆增關稅就推動了通脹。不是誇張,大豆像原材料,不但做成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和醬油,加工後還能成為蛋白質豐富的飼料豆粨,是經營養豬業的重要材料,所以大豆漲價,很多相關食品都會相應賣貴了。

如此情況在美國亦會發生,因為美國向進口中國商品徵稅,物價自然提高,美國人的購買力相對減少,生活質素當然受影響;同時,通脹更會削弱投資回報,窒礙經濟發展。

影響② 資產貶值 資金外流

貿易戰加徵關稅最終令到物價上升,導致通脹;中國有一應對方法,就是保持低匯率價格,但這又容易引發另一問題──資金外流。

控制匯率 有利有弊

同學應該都知道,中國貨幣不是自由浮動,國家可以控制人民幣的匯價。由於進口美國的商品成本上升,國家傾向把人民幣匯率維持在一個相對低的水平,讓出口商品更便宜,在美國市場保持競爭力,以抵銷關稅帶來的影響。

過去三個月內,人民幣兌美元約貶值了百分之九,至約六元九角兌一美元水平。不過,這個對策有限制,因為如果大幅讓人民幣貶值,會令國內的資產同樣貶值,外國投資者或會因資產價格減損而離場,例如變賣人民幣及相關資產,兌換美元,這會引發大量資本外流,重創國內經濟。

影響③ 新興經濟體 收漁人之利

中美貿易戰可說是一場損人不利己之戰,兩大經濟體系兩敗俱傷之後,會否引發骨牌效應,波及全球觸發經濟衰退之危機?根據不少專家分析指出,單就中美兩國互徵關稅而言,對全球未必只有負面影響,反而有些國家或會因之獲得漁人之利。

因為大幅加徵關稅令商家成本增加,商人自然會尋找代替品,例如中國可以更換進口大豆的供應商,例如轉由其他國家進口以替代美國。事實上,自中國提出對美國的大豆徵收兩成五的進口關稅後,巴西大豆價格就上升了。

這證明今次中美貿易戰為其他國家帶來機會,特別是巴西、越南、印度等等新興經濟體系,都在貿易戰中虎視眈眈,看看有沒有機會能夠取代美國成為高附加值商品的主要供應商,又或者,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的原材料及零件供應商。



小結

兩大強國在經濟貿易關係處於緊張狀態,的確令人擔心,亦令一些經濟活動出現變化,好像營商成本增加、航運業的中美貨運量有機會減少等等。

不過至目前為止,無人能斷言中美貿易戰會危及全球的經濟。就以中國為例,雖然有一定負面的影響,但亦有相應的對策,當然這要看是否運用得宜,例如對人民幣匯率的控制方面;同時,貿易戰又為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機會,所以未必盡是壞事。





資料庫:中美貿易差距

美國總統特朗普指,因看到美國和中國進出口數字的具大差別(美國對中國貿易出現逆差,並愈來愈嚴重),因而發起了貿易戰,希望加徵關稅可以拉近距離。情況如下:



Mindmap:中美貿易戰的影響



參考資料

‧團結香港基金:中美貿易摩擦牽動環球經濟格局
https://www.ourhkfoundation.org.hk/zh-hant/event/70/中華學社/中美貿易摩擦牽動環球經濟格局

‧BBC:特朗普威脅再向中國2000億商品徵稅 貿易戰陰影何時休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44531062

學習教材

議題分析

這議題的本質是甚麼?

中美貿易戰開打所帶來的影響,特別是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探討會否引致如十年前「金融海嘯」式的骨牌效應,牽連其他產業發展,及其他國家的經濟。

這議題包含哪些相關概念?

(例)資產貶值(Depreciation Of Assets)
資產(Assets)是一種經濟資源,可以是有形的或無形的,但必定是能夠產生經濟利益的東西,可以為其擁有者帶來現金流收入。舉例,企業擁有自己的物業,這個物業就是該企業的資產;或者你是一私人樓宇單位的業主,將這單位租給人,每月收取租金,因此這單位就是你的資產。資產可以多樣性,不僅是物業,企業辦公室內的一部影印機都是該企業的資產。
資產有其價格,而這個價格可升可跌,當資產價格比其原來價格低,即下跌了,就叫資產貶值!

試舉出與議題相關的關鍵詞。

‧金融海嘯 Financial crisis
‧貿易逆差 Trade deficit
‧保護主義 Trade protectionism
‧通貨膨脹 Inflation
‧貿易壁壘 Trade barrier
‧關稅 Tariff

你對此議題的見解為何?

請填寫:

這議題是否重要?其發展有何影響?

請填寫: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美國產iPhone料賣2000美元


特朗普要求蘋果回美國建廠,符合他從競選時就不斷強調的「讓製造業重回美國!」但根據有關專業機構測算,蘋果手機若遷往美國生產,零售價會達到兩千美元的天價。人工成本高、產業鏈不完善、技術工人少都是制約蘋果在美國生產的重要因素,也讓蘋果注定無法擺脫全球產業鏈。

由於美國已經脫離電子製造業很長時間,相關的配套產業和人員嚴重不足。蘋果行政總裁庫克在二〇一五年接受採訪時表示「美國蘋果的高管估計,他們將需要八千七百名工業工程師來監督二十萬裝配綫工人;而在一四年,在美國完成大學級工業工程項目的總共只有七千名學生。」但相比而言,僅在深圳富士康,最高峰時就有着二十四萬名技術工人和工程師。而深圳、東莞等地同樣零件供應商雲集,物流成本低,可以隨便滿足市場劇烈波動,完成大額定單量。

根據去年的數據顯示,蘋果在全球共有七百六十六家供應商。其中有超過四成位於中國大陸,日本和台灣也有近兩百家,只有六十九家位於美國。例如屏幕、晶片、鏡頭等iPhone的重要元器件都集中在亞洲生產,因此要將其全部或者大部分轉移到美國及其周邊生產是完全不可能的。

資料來源:摘自《星島日報》10-9-2018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資料,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蘋果電腦返回美國生產的原因為何?(3分)

2.根據資料,你認為即使美國向中國加徵關稅,蘋果電腦會返回美國生產嗎?(5分)

3.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你認為中美貿易戰會導致全球經濟衰退嗎?解釋你的答案。(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特朗普一直想「讓製造業重回美國」,多些工廠在美國開業,造就多些就業機會,解決失業問題。

2.不會。因為即使中國製的iPhone可能因為關稅增加而成本上升,售價上漲,亦比不上直接在美國製造的造價高昂,而且蘋果電腦可以將生產綫撤至沒有關稅的其他亞洲地方,減低生產成本。

3.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想一想:單就中美兩大國的貿易互相加徵關稅一事,其他國家或可從中得益)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圖表,描述美國關稅佔進口總額有何變化,而變化的背後代表了甚麼意義?(8分)

2.貿易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各有擁戴,不時交替當道,為甚麼?你認為甚麼元素最能改變既有的趨勢?(10分)

建議答題方向

1.百多二百年前,美國關稅水平相當高;二十世紀,尤其遇上了世界大戰和經歷經濟衰退,關稅拾級而下;至近數十年,一些國際性組織成立,自由貿易成為大趨勢,關稅愈來愈低;及至今年,特朗普提出加徵關稅才見回升。
而關稅收取百分比的變化,代表該國家對自身經濟發展動力的看法。舉例,特朗普認為中國以便宜商品與美競爭,美國要重振製造業發展經濟,就要加以阻礙,加徵關稅是方法之一。相反,以前美國認同貿易壁壘愈少,愈有利經濟,如自由貿易有利雙贏,全球經濟可以得益,於是會削減關稅。

2.同學可以自由發揮作答。(想一想:改變要視乎全球的價值觀是否一致,以及各國關係如何和話語權力大的國家的元首的取態等)

載自2018年9月26日《S-file通識大全》

文:許少媚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