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委會︰30款香薰油全含致敏物
2018.08.16消費者委員會測試三十款香薰精油,驗出全部均含有不同的皮膚致敏物質。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提醒,香料致敏物檸檬烯(1)可刺激皮膚、眼睛等,如果香薰精油樽身沒有扭緊,會令致敏物氧化,導致更嚴重的接觸性過敏反應。
她建議,若消費者使用有關香薰精油時,應先進行稀釋(2),接觸少量皮膚,若沒有過敏反應才繼續使用,否則便應即時停用有關產品,並向醫生求醫。
她指,由於現時沒有法例規定製造商須羅列致敏成分,認為有關廠商應作出改善,提供清楚資訊讓消費者選擇。
字詞解釋
(1)烯:hei1,粵音同「希」;有機化合物一種,可由石油煉製,用於燃料、合成原料及塑膠工業。
(2)稀釋:在溶液中加入溶劑,以減少溶液的濃度。
文化知識
古代香囊
消委會測試了三十款香薰精油,驗出全部均含有不同的皮膚致敏物質,提醒市民小心使用。很多人愛用香薰精油紓緩精神緊張,以香氣放鬆心神,不獨現代人有此習慣,古人也有使用香囊,用途更廣。
傳統的香囊多用絲綢製成。古人會把香料配成不同配方,內藏雄黃、熏草、艾葉等香料。他們多數會把香料放進小布口袋,用帶子繫在身上,作為裝飾品,也有以小盒子盛載,尤其是男士。古代男性不化妝但會隨身帶備香囊,用來辟除身體異味。
繡花的香袋是貼身佩帶,女士會以精湛的女紅技藝來縫製,作為送予心上人的示愛之物,有的造型寓意吉祥,手工精細,是上乘的工藝小品。
放置香餅或香丸的香盒,更成為上層社會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因此香盒也是古代最流行的送禮佳品。
由於香味有除臭功能,所以古人會在屋內懸掛香包。在民間信仰的角度,認為能除臭的香包具辟邪作用,故端午節時多會配掛香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