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設語言網 助發展遲緩童改善溝通
2018.07.05為協助本港約一萬名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香港中文大學語言學及現代語言手語和聾人研究中心獲中信銀行(國際)有限公司一千萬元資助,發展本港首個網上語言發展平台「樂語路」,包括研發語言遊戲的電子應用程式及舉辦工作坊等,免費協助兒童認識更多生活詞彙(1),改善社交溝通能力。已有十八所幼稚園參與計畫。
……中心高級項目主任姚勤敏表示,本港有兩萬名學前兒童及小學生有不同程度的語言發展障礙(2),惟他們平均須輪候超過一年,才獲政府提供學前康復服務……
字詞解釋
(1)彙:wui6,粵音同「匯」;指相同種類聚集成的東西。
(2)障礙:妨礙,阻礙通行的東西。
語文知識
六書
中大語言學及現代語言手語和聾人研究中心獲資助,推出網上語言發展平台「樂語路」,協助語言發展遲緩的兒童認識詞彙。東漢漢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歸納出漢字結構規律,提出「六書」,從中可見漢字的發展。
「六書」,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前四種是造字之法,後兩種是用字之法。
象形:用畫畫的方法畫出該物體,如「日」。
指事:在象形的基礎上加上標示符號,來指出較抽象的東西。如「刃」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標示的一點。
會意:由兩個或多個部件組成,再領「會」出其「意」思,如「不」和「正」組成「歪」。
形聲:按事物類別,以一個部件表示意思(意符),再用讀音相同或相近的部件模擬字音(聲符),兩個部件組合而成。如「湖」,「三點水」字旁是意符,表示這個字與水有關;「胡」是聲符,表示字音。
轉注:許慎認為同一部類的字可以互相解釋。例如古文「考」、「老」都指年老。但今人對轉注仍有爭議,包括形轉、義轉和音轉,沒有定論。
假借:指有音無字的字,借用同音字來用。如「求」,是借本義為皮衣的「求」來用。(指皮衣的「裘」,則加上「衣」字旁作識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