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年輕人 今天抖音了嗎?

2018.05.23
18984 18984

封面專題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現代中國+全球化

主題:人際關係+中國的改革開放+全球化帶來的影響與回應




答案︰B

解說

據Sensor Tower的統計顯示,Tik Tok(抖音)於今年第一季在App Store的下載數字為4,580萬次,大幅超越第二名的YouTube(3,530萬次下載),登上冠軍寶座。

假如你看見朋友經常戴着耳筒看着手機,突然間全身抽搐、搖頭擺腦⋯⋯先不用驚慌,因為他可能正在玩「抖音」。「抖音」是一款於2016年9月面世的應用程式,是結合了視頻、音樂和社交元素的短片平台;短片類別主要分為舞蹈派和創意派,主打年輕用戶。玩法亦相當簡單,用戶只要選擇歌曲並拍攝影片,之後根據歌曲節奏調節影片快慢、色調等特效,創造出一條15秒的影片並上傳分享,就此吸引了大批用戶。

「抖音」俘虜千禧後

對不少00後的年輕人來說,玩facebook已經是「老餅」的行為,因為在他們眼中,「抖音」才是潮流。大家先從以下幾組數字來認識這個充滿「魔力」的應用程式和它的趨勢。

影片時間為15秒

抖音的影片時間為15秒,通常不能完整地呈現一首音樂、故事和情節,因此很多影片都會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令人不由自主地多看幾遍。這是「蔡格尼克記憶效應」(Zeigarnik effect)的心理現象;這個理論認為人們本能有着將事情做完的動力,而那些尚未處理完的事情,會比那些已經處理的事情更加印象深刻,這亦是短視頻吸引之處。

85%用戶為90後 男女比例4:6

抖音的用戶主要來自年輕人,85%的用戶年齡都在24歲以下,而男女比例是4:6(見下圖)。年輕化是抖音的最大特點,而抓緊了年輕用戶是抖音火熱的重要因素。



用戶平均每天在抖音花逾20分鐘

儘管每則視頻的時間長度只有15秒左右,但用戶在抖音上所花的時間卻不容小覷。根據極光大數據的統計,在過去半年,平均每位用戶每天在抖音上所花的時間長達20.27分鐘,平均觀看約80段短視頻。

1億位活躍用戶來自超過150個國家

內地新聞App「今日頭條」於2017年以10億美金估值收購美國大受歡迎的音樂短視頻平台「Musical.ly」,之後,抖音改頭換面以新名字「Tik Tok」進軍海外,並在東南亞多個國家,以及日本曾登上免費App下載排行榜的第一位。至今年4月為止,Tik Tok在Google Play的下載次數已達到逾千萬,熱潮席捲全球。



年輕人愛抖音 原因何在?

至今年2月,抖音在中國市場滲透率達14.3%,意味內地每100部手機中,超過14部已安裝抖音App。究竟是甚麼原因令抖音在內地甚至全球擊敗快手、美拍、小咖秀等同類型短視頻平台,並在年輕人的世界中火速紅起來?

原因1:短片製作易掌握 輕鬆表達自我

新一代年輕人充滿創意,亦愈來愈習慣用短視頻來表達自我。抖音的面世,正好提供了一個渠道,讓他們按照個人興趣彰顯個性化的生活模式和娛樂方式。相對於直播,短視頻門檻更低,容許更多參與者,如抖音用戶可以快速拍攝並進行簡易編輯特效,讓視頻更具創造性。

另一方面,這類創意短視頻平台,依靠的是大眾的創造力。抖音有很多可以挑戰的話題,人人都可參與創作,毋須複雜的拍攝和剪片技巧。不少本想做個「小透明」的用家,都敢於在抖音開始他們的第一次拍攝,輕鬆自在展現自我。

原因2:社交平台功能大 多感觀傳播

年輕人重視人際關係和多樣化社交,而抖音的功能正好滿足年輕人這方面的需要。相較於傳統的圖文表達形式,短視頻的主要特點是能將視覺與聽覺結合,在短時間內形成相對強烈的感官刺激。

短視頻一般可分享到社交平台,抖音亦擁有自己的平台社區,每位用戶可以與其他視頻作者進行互動,交流經驗。當新用戶不知道要拍甚麼的時候,可以來挑戰話題,模仿其他玩家,這種互動形式給了用戶更加強烈的參與感,因須花費時間、精力和人力(很多影片都需要朋友結伴完成),在過程中產生參與感。

另外,在抖音中按兩下熒幕或是點擊心形按鈕,可以給創作者點讚,還可評論、關注、分享,甚至是打賞送禮(金錢)作支持,這都是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無法比擬。

原因3:與潮流音樂結合 增感染力

作為一個定位於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平台,抖音提供了15種音樂類型,既有流行、電音、說唱等節奏感強的音樂,也有激萌、洗腦神曲等,完美地將潮流音樂與媒體結合,讓玩家自我感覺是「潮」、「酷」的一群。

過去一年,抖音已經影響了音樂行業的宣傳推廣方式。以熱門挑戰「愛的手勢舞」的背景音樂《愛的就是你》為例,該音樂作品在抖音上被使用173萬次,以該歌曲為背景音樂的視頻播放量超過3,000萬次,挑戰上綫後,歌曲的百度指數一度飆升達之前的十倍。



熱潮反映的狀況與影響

反映狀況:追求「碎片」和「快速」

隨着智能手機和通訊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們使用智能手機觀看及拍攝製作視頻愈趨方便,而觀看短視頻耗費的流量亦愈來愈少,為短視頻的興起提供了先決條件。

抖音在年輕人群體中爆紅,亦可看出年輕人對媒體的態度有所轉變──追求「碎片」和「快速」,即是在短時間內閱讀細小零碎的資訊。都市人生活節奏急促,人們的時間和專注力有限,長影片只能回家或空閒時看,短片則任何時候都能觀看,故此可能一周都看不到一套長影片,但每天總會「碌」手機看幾套短片,令短視頻成為各地媒體的兵家必爭之地。

內地去年的短視頻佔手機流量50%,用戶花在短視頻的時間是其他內容時間的5倍。相比之下,依靠圖文交流的微博、微信,在年輕人眼中就愈來愈落伍。根據艾瑞諮詢的資料顯示,2017年短視頻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57.3億元,預計未來三年,整個市場的規模將會達到356.8億元。

正反影響:提升軟實力與成癮問題

各種層出不窮的短視頻平台,激發全民創意,表達自我。而且,從抖音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的情況來看,中國無論在資訊科技上的硬實力,抑或是音樂、創新上的軟實力都有所提升。實際上,在東南亞和歐洲,「今日頭條」(抖音的母公司)已經與facebook、Snapchat在直接競爭。另外,短視頻的興起亦成為新的經濟產業,如內容植入、視頻貼片和資訊廣告等宣傳形式──在抖音視頻的頁面上與「淘寶」購物車連結,便是新一代的消費模式。

可是,抖音能否繼續如日中天,仍是未知之數。從其熱門話題和視頻內容來看,大多是惡搞、無厘頭,這往往有較大的娛樂性,能在短時間內吸引關注和模仿。可是,這種無意義的狂歡亦同樣會快速消失,通過不同的人進行同類型的演繹,加上目前短視頻市場玩家太多,已出現同質化的趨勢,令內容變得單一,用戶容易產生視覺疲勞而生厭。

另外,這些短視頻亦帶來網絡成癮問題。4月上旬,抖音就推出了反沉迷系統──連續使用超過1.5小時後,就會出現使用時間過長的提示;同時,用戶還可以設置時間鎖,單日使用超過2小時便會上鎖等。

Mindmap:抖音熱潮對年輕人成長的影響



相關概念

多頻道網絡(Multi-Channel Network)


多頻道網絡(MCN)一詞最初由YouTube平台提出。多頻道網絡是與內容創作者合作或直接創作各種特色內容,並對內容發布平台進行管理和行銷的組織。多頻道網絡涵蓋自創內容與管理、工作室創作的大量內容,甚至包括可提供內容的門戶網站。一般來說,內容創作者通常會為了獲得粉絲、進行交叉推銷、拓展品牌戰略、將內容「變現」並獲得數位版權管理和其他合規範服務而加入多頻道網絡。Maker Studio是Youtube上最大的內容生產頻道之一,其視頻播放量每月高達110億次,號稱要覆蓋「00」後的受眾粉絲。

相關新聞事件簿

爸爸挑戰「抖音」失手致女兒半身不遂

‧內地熱爆的手機拍片應用程式「抖音」,不少網絡紅人都會上傳有趣影片,令其他用戶爭相模仿。日前在湖南有一名爸爸,在「抖音」內與2歲女兒挑戰一個高難度動作時,失手令女兒頭部着地,脊髓嚴重受損致半身不遂。(2018年3月)

《今日頭條》旗下「抖音」 上月刪1.5萬帳號

‧《今日頭條》旗下「內涵段子」遭責令永久關閉,另一受歡迎短視頻及直播平台「抖音」亦遭關閉直播及評論功能,今日更公布在3月永久刪除15,234個帳號,進一步配合官方的自我審查。(2018年4月)

推出反沉迷系統

‧4月上旬,短影片應用抖音上綫了反沉迷系統。在連續使用超過1.5小時後,抖音上就會出現使用時間過長的提示。同時,用戶還可以設置時間鎖,單日使用時長超過2小時,須要輸入四位數的密碼才能夠繼續使用。(2018年4月)

「抖音」揚威國際

‧去年11月,Tik Tok在登陸日本市場後就廣受歡迎,不僅在攝影和錄影分類上超越了YouTube和Instagram等全球短視頻巨頭,還力壓Spotify、LINE等常年霸佔榜單前幾位的應用,成為日本App Store免費榜第一的App。(2018年1月)

全球iOS 下載第一

‧5月7日,應用市場研究公司Sensor Tower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抖音海外版Tik Tok的App Store全球下載量達4,580 萬次,超越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iOS應用軟體。(2018年5月)

警方用「抖音」宣傳防騙知識

‧近日,上海浦東警方利用現今最火爆的「抖音」,拍攝短視頻宣傳防範詐騙的知識,贏得眾多網友尤其是年輕人的好評和點讚。在抖音的評論區,年輕網友們都在稱讚「員警蜀黍」的敬業、親切和有創意。可以說,上海警方利用抖音短視頻宣傳防詐騙,巧妙地消除了警民關係之間的距離感。(2018年4月)

相關辭彙

‧網紅經濟 Internet celebrity Economy
‧網絡紅人Internet celebrity
‧社交網絡 Social Network
‧大數據 Big Data
‧社交媒體 Social media
‧視頻博客 Video Blog
‧超媒體 Transmedia
‧植入式廣告 Brand Integration

學習教材

資料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資料,描述短視頻在中國的發展趨勢。(6分)

2.就你在題1所述,你認為全球化如何促成這個趨勢?(8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從資料A所見,中國的短視頻用戶由2013年的0.38億增加至2018年的3.35億,在短短5年間增幅10倍之多;雖說近年的增長率稍為下降,但原因是已使用用戶的基數增加了,而每年的用戶增長人數均能維持在1億左右,是一個龐大的市場。
從資料B所見,短視頻平台的人均單日開啟次數和使用時間,在2016年至2017年短短一年間,有超過4成的增長,可見短視頻的急速增長,並在市民的日生活中佔據着重要地位。

2.
科技全球化:智能手機在全球普及,手機拍攝質素高、價格為大眾所能負擔,並能通過互聯網即時在社交網站分享。
文化全球化:全球不少明星、名人通過自拍分享,明星效應,吸引全球大量追隨者模仿,尤其是青少年,令自拍行為成為全球潮流文化。

延伸回應題

細閱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

進入四月,內地近年發展迅速的短視頻產業迎來「黑暗時刻」,國家網信辦針對生產低俗、惡搞、涉未成年人等不良甚至違法內容的網絡視頻直播平台,採取約談、整改、下架等強硬措施,並將一些違規網絡主播納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單」。在監管部門的高壓下,一些平台正在自清門戶。「快手」推出「家長控制模式」,並將審核團隊由二千人擴大至五千人。

在監管部門的高壓下,一些平台正在自清門戶。近日,「快手」推出「家長控制模式」,家長可通過每次隨機設置密碼的方式對孩子觀看內容、使用快手時擁有的許可權進行限制,並取消直播打賞功能,以此應對當下由於網絡直播平台縱容、父母監管缺失等原因導致的未成年人重金打賞網絡主播事件等問題。此外,該公司將目前的審核團隊由二千人擴大至五千人,並新發布了「內容審核編輯」崗位招聘資訊,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有良好的政治覺悟與素養優先,有較強的政治敏感度與鑑別能力優先。

資料來源:摘自《星島日報》30-4-2018

多角度思考

1.
參考資料,你是否認同流行的音樂短視頻能促進青少年個人成長?(8分)

2.「青少年心智發展未成熟,應該加強監管他們使用短視頻程式。」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說法?解釋你的答案。(10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自由作答,參考答題方向如下:
認同
‧建立自我形象:青少年會運用不同的攝影技巧製作短片,凸顯個人風格和發揮個人創意,從而得到同儕間的認同,有助建立正面自我概念,提升自我認同。
‧增強自信心:短片在社交媒體上獲讚好,自信心會提升,加強正面自我形象。
‧鞏固人際關係:青少年可利用短視頻記錄自己的生活點滴,讓家人或朋友知悉自己的近況,從而拉近雙方的關係。
不認同
‧損害自我價值的建立:部分青少年容易過於在意他人評價,依賴讚好的數量來鞏固自我概念和自信心,「美圖」後才上載,妨礙全面認識自我,容易扭曲自我形象和令自信心受損,不利青少年個人成長。
‧妨礙正面價值觀:自拍宣揚自我中心的觀念,不理會拍攝場合及他人的心情,欠缺同理心。
‧網絡欺凌:部分自拍者為求得到注目而譁眾取寵,誇張失實;另外網民可自由評價、留言批評,易造成網絡欺凌,破壞人際關係。

2.自由作答,參考答題方向如下:
同意
‧青少年自制能力不足,須較多指引,立法能迫使家長正視子女沉迷電子產品的問題,並設法減少子女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青少年沉迷電子產品會減低社會的生產力,將來更可能需要依賴社會福利,加重政府財政負擔,故有立法的必要性。
不同意
‧立法會侵害人身自由,剝奪青少年分配個人時間的權利,他們有使用電子產品作消閒活動的權利,難以一刀切。
‧法例難以有效執行,青少年在家中使用電子產品,未必有人會限制他們的使用時間,而且數目眾多,政府難以派員監察。

參考資料

抖音短視頻官方網站
https://www.douyin.com/

載自2018年5月23日《S-file通識大全》

文:龍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