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立法設拒收冊 業界反對 規管促銷電話 引發熱議

2018.04.25
18837 18837

促銷電話對大眾造成滋擾,不勝其煩。政府雖已設立《非應邀電子訊息條例》和《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禁止由機器撥打的錄音電話,及規定使用當事人的個人資料,或提供個人資料予他人作直接促銷前,須告知當事人及得到其同意;但俗稱「cold call」的人對人非應邀促銷電話,則未受現行法例管制。政府建議設立「法定拒收訊息登記冊」,加強監管,引來各界熱議。

時事解碼

今日香港








新聞摘錄

資料一

政府正諮詢公眾應如何規管人對人的促銷電話,諮詢期即將完結。諮詢文件顯示,當局建議三個規管方案,一是立法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不想接收電話促銷的市民,可自行在名冊中登記,此後有關促銷行業不可致電給已登記的市民,否則要負法律責任;第二方案是由指定商會制訂實務守則,以達致行業自行規管;第三方案是由政府撥款資助軟件公司,製作來電過濾程式。

摘自2017年7月25日《頭條日報》

資料二

政府預期登記冊的元素將包括定義何謂「電話促銷者」及「電話促銷」、為拒收訊息登記冊的登記及撤銷登記訂立程序、制訂執行機制及法律責任,如搜證要求、檢控門檻,以及相關罰則等,文件強調須小心定義人對人促銷電話,以避免一些重要機構,如醫院及其他重要公共服務提供者的來電受影響,以確保用戶仍可繼續接收非促銷來電。

摘自2018年3月29日《香港01》

資料三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昨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指去年的人對人促銷電話的諮詢,有3,709份意見書,商界尤其是美容業強烈反對立法規管,三個美容業商會主動建議將美容業納入自行規管制度。公眾方面,89%個人意見書支持立法規管,其中86%支持法定「拒收訊息登記冊」。

現時電訊商會在客戶合約將到期前,以電話通知,同時提供續約優惠。據了解,政府初步傾向不將提醒客戶合約到期的電話定為銷售行為,但同時提供續約優惠,則傾向定為銷售行為。

摘自2018年3月30日《明報》

觀點與角度

香港客戶中心協會執行總監陳建年:目前法例已對電話促銷有所規範,市民只須表明不想再收到有關電話,相關機構便要在10日內刪除電話資料。硬性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將影響公司向客戶推銷正常的售後服務、續約等,對不同行業都造成打擊,特別是中小企,而且會有人失業。何況,即使在立法後,也無法阻止由境外致電的「Cold Call」電話。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黃繼兒:雖然現行法例下,若市民向個別公司表明不想再收到對方的促銷電話,公司須遵從指示,但要市民逐次拒絕接收電話,十分不便,而且搜證有困難,希望新建議可堵塞漏洞。長遠來說,設立拒收訊息登記冊是最有效及便利消費者的規管方式。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政府調查指,超過90%受訪市民對人對人促銷電話感到滋擾。歡迎政府設立法定拒收訊息登記冊的建議,相信也可減少電話騙案的發生。不過,根據現時建議,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在完成調查後,要交執法部門才可作檢控,成效或不彰,希望政府再檢討。

專欄作家沈帥青:立法能否奏效視乎執法力度,例如愛爾蘭將cold call列入刑事法,公司每撥打一次須罰款3,000歐元;英國更在2015年要求12家非法通過電話促銷的公司繳付至少5萬英鎊罰款。立法限制電話促銷可能會影響從業員生計,但商業利益絕不應凌駕於市民福祉,登記冊立法不應再拖。

立法會議員黃定光:非應邀促銷電話也非絕對十惡不赦,市民還是可以從中得到最新和需要的資訊與服務。如推銷電訊服務,有時電訊公司會推廣一些特價手提電話通訊服務,提供的優惠相當吸引,對市民而言並非壞事。期望規管能在影響市民生活和業界運作之間取得平衡,同時所訂法例必須是實際可行的,否則形同虛設。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草擬法例和執行不易,須要仔細研究,確保新的登記冊能夠有效地發揮阻嚇作用。一般而言,很多cold call由公司委託中介機構(如電話服務中心)代為撥打,因此,刑責應要擴至最終受惠者或公司才有阻嚇力。政府須在法例中指明委託者的責任,以免只有前綫承受罪責,而真正獲益者可逍遙法外。

思考題

1.
為何大部分市民會支持立法規管促銷電話?(4分)

2.你認為設立法定拒收訊息登記冊,會造成甚麼影響?(6分)

建議答題方向

1.
去年的人對人促銷電話諮詢中有逾八成市民支持立法,反映市民對促銷電話反感,而現時條例成效不大,有需要立法監管;同時,隨着近年社會風氣愈加注重私隱,市民憂慮個人資料被促銷電話公司外泄和濫用。

2.設立法定拒收訊息登記冊或造成以下影響:
‧有效減少促銷電話。由於受法例監管,為免負刑責,本地撥打的人對人非應邀促銷電話會減少。
‧電話促銷從業員失業。電話促銷的空間收窄,所需人手減少,導致大量前綫員工失業。
‧促銷電話業務遷往境外。因境外電話不受登記冊監管,本地電話促銷商或會把業務遷到境外,影響本地經濟。

參考資料

香港政府一站通:打擊濫發訊息
https://www.gov.hk/tc/residents/communication/infosec/antispam.htm

《視點31》:促銷電話難監管 立法可行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WGV86jkQ4c

載自2018年4月25日《S-file通識大全》

文:吳政怡 圖:星島圖片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