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用旅行為成長創美好回憶

2018.04.20
18815 18815

題目
      即將中學畢業,你和同學正在商量畢業旅行的目的地。以下哪個目的地最適合畢業旅行?試討論並達成共識。
1. 台灣
2. 西藏
3. 日本

資料一
      宜蘭縣礁溪鄉玉田國小畢業生曾花4天時間,分批騎單車深入縣內12鄉鎮市,在畢業之前用腳認識故鄉;師長更曾帶領23名畢業生,花3天2夜攀登合歡山主峰當作畢業旅行,出發前還安排學生爬草嶺古道、聖母山莊等地訓練體力,藉由攻頂高峰,象徵成長的喜悅。
    「我們規劃去日本登富士山。」宜蘭縣內城國民中小學校長劉獻東說,國中部希望結合國外教育旅行,在畢業前完成「壯遊」,富士山是國際知名的地標,是教育旅行構想目標之一,雖然旅費可能要多一點,但學校會逐步推動實現。劉獻東說,傳統畢業旅行不外乎「369」,現在畢旅有了更多選項,體驗型的教育旅行正當紅,像今年主題是「國境之南」,4天3夜目的地是到中南部的墾丁與高雄等地,有濕地探訪、夜間觀察,還有文史景點走讀,豐富而多元。
摘自《聯合報》2018年4月5日

資料二
      關於「成年」這件人生大事,許多國族都會通過形式各異的禮俗活動,來確認自我身心是否已夠勇健強壯,足以迎向更富挑戰的成人世界⋯⋯至於生活在城市的人們,也早已發展出一套邁向成年的磨練儀式,那就是壯遊(Grand Tour)。壯遊起源於十六世紀末的英國,貴族子弟為了尋求藝術、文化及西方文明的根源,通常在大學畢業那一年,會隻身或結伴前往其他國家長時間旅行,體驗不同的文化洗禮,也稱為「浪遊」、 「大旅遊」,這種旅遊模式後來擴展到年輕的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以及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
      十九世紀至今,隨着全球交通益發便捷,壯遊已被許多歐洲年輕人視為「轉大人」的成年禮。只是,早期貴族子弟的壯遊經費無上限,現在的壯遊則泛指花較少預算,甚至不花一毛錢,卻能克服種種難關完成旅行。是的,壯遊的核心價值之一即在於「克服困難」。
摘自《中時電子報》2016年9月20日

資料三
     「台灣是亞洲的秘密寶石,任何時間來此造訪,都值回票價」,這是國際知名旅遊作家柯德(David Code)對台灣的盛讚!在台灣,有高聳的101大樓,穿梭白晝裏人們的匆忙步履,讓台北城的國際都會性格表露無遺外,西部城市與鄉鎮間,現代和古樸交融,彷彿身處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時空穿廊,盡是動人的行旅故事。在浪漫的台3綫,有着客家村的質樸民風,有着代代相傳的美食與文化。古都台南,是歷史與城市生活的交會,每一座廟宇和古迹,都是文化的軌迹;高雄西子灣夕陽與墾丁海岸風光,搭配在地夜市及大街的特色,讓來自各地的國際觀光客都想親臨其境。宏偉高聳的玉山與群山山峰相連,也豐富了地質景觀。山林間,神木矗立的阿里山森林景象、櫻花盛開的武陵農場美景、南投日月潭及魚池鄉梯田裏的採茶趣,都值得親自到訪與體驗。
摘自台灣交通部觀光局

小組討論
以5人為一組,準備時間10分鐘,全組的討論時間為15分鐘,每位同學設有1分鐘首輪發言時間。

討論點
‧ 中學畢業旅行的目的是甚麼?
‧ 這三個地方分別有何特色?能符合畢業旅行的目的嗎?
‧ 中學畢業旅行的條件是甚麼?

論點參考
吳若權(台灣作家)
      從前的「畢業旅行」,表面上好像只是以「遊玩」的形式,來表現學習告一個階段的紀念。但是,在旅行並不發達的時代,「行萬里路」自然有「讀萬卷書」的功效,不可忽視。到了今天,連自助旅行都已經很普遍,純粹「玩樂」的旅行,已經不能滿足畢業生的需求,必須將實質的「學習」內容設計在行程裏,才能吸引畢業生參加。
      當我們參加過不同階段的「畢業旅行」之後,才會發現:人生,是永遠畢不了業的。學習,也永遠沒有告一個階段的時候。人生,其實就是一趟學習之旅。旅行,本身也是一種學習。

梁敬賢(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輔導員)
      我們期待青少年在即將邁入成年之際,可以通過壯遊,培養責任、感恩、分享、健康等重要的人格特質。這些通常是在家庭、學校及課本中較難習得的特質,在學子有限的生活經驗裏,是難得的真實生活體驗⋯⋯壯遊的大前提是脫離生活舒適圈的食、衣、住、行等生活所需,應該做好自力更生的準備。

王劍凡(中大哲學系兼任講師)
      若你問甚麼是旅行理想模式,其實假設了旅行有高低之分,如跟團是低層次,背包遊較高尚,但我不同意。我有朋友喜歡跟團,覺得自己去旅行好辛苦,有甚麼不好?是他的選擇。去韓國為了shopping,有甚麼問題?旅行有其工具性價值,如購物,至於旅行本身的意義,必然觸及價值判斷,怎量度?是由你賦予意義,是主觀判斷。

觀點舉隅
甲同學:選擇台灣
      我認為台灣最適合作為畢業旅行的目的地。畢業旅行的目的在於在中學生涯完結後與中學好友一起創造美好而難忘的回憶,並且紓緩一直以來準備公開試的壓力,好好放鬆並獎勵自己。
      台灣正正符合以上的目的。台灣這個城市有很多著名的夜市及美食,又有美麗的山水風光如阿里山、日月潭等,加上溫泉、購物、民俗風情等賣點,以及非常浪漫而且流行的放天燈活動,絕對能讓我們玩得盡興,放鬆身心靈,共同創造美好的回憶。
      同時,相比西藏和日本,台灣的消費便宜,離香港也近,非常適合沒有經濟能力的中學生。而且台灣的語言是國語,和香港的文化差異較少,對於可能是首次自己去旅行的中學生來說較為安全和方便,也較令父母安心。

乙同學:選擇西藏
      我認為西藏最適合作為畢業旅行的目的地。畢業旅行的目的不在吃喝玩樂,而在於總結中學生涯,通過壯遊中的歷練學習克服困難、突破自己,為邁入成年階段作準備。
      西藏正正符合這個目的。西藏以壯闊的風景馳名,景點不是以吃喝玩樂為主,而多是自然風光與宗教建築,生活節奏也很慢。正因為這樣,我們就能在旅行中學習當地的歷史文化,豐富自己的見聞和學識,並且在較慢的節奏之下面對壯闊的自然風光反思中學生涯,達致有所成長的目的。
      同時,相對於其他地方,去西藏旅行可能較為不便,因為西藏並不是發達的城市,與香港的環境截然不同。但正因為此,我們就能在旅途上學習克服挑戰,解決面對的困難,變成更獨立、堅忍,為邁入成年階段作好準備。

丙同學:選擇日本
      我認為日本最適合作為畢業旅行的目的地。畢業旅行的目的在於離開熟悉的環境,和中學好友創造美好而難忘的回憶,好好放鬆並獎勵自己之餘,又能挑戰自己離開安舒區,有所成長,為邁入成年作好準備。

      日本正正符合這個目的。日本一直以來都是極受香港人歡迎的旅遊景點,集美食、風景、購物、文化、娛樂於一身,加上優厚的旅遊設施、有禮且樂於助人的日本人,絕對能提供美好舒適的旅遊經驗,讓我們放鬆身心靈,並且和好友創造難忘的回憶。

      同時,和西藏、台灣不同,日本距離香港較遠,語言文化也和香港不同,在這裏畢業旅行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不適應。但通過努力克服這些困難,我們就能有所學習並成長,為邁入成年階段作好準備。

 

 

 

 

文:黃蕊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