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新煮意 為主婦充權
2018.04.11香港是全球工時最長的城市,不少上班族屬「無飯」家庭,一日三餐都外出用膳,為求方便快捷,卻犧牲了健康。另一方面,家庭主婦在子女長大後想重投職場,但難覓適合的工作。兩名九十後陳偉堯(阿Yo)和葉曉慧(丁丁)配對兩者需要,經營社企「妳想煮意」,聘用家庭主婦為打工仔準備營養餸盒,讓打工仔吃得健康,婦女亦能大展所長,一舉兩得。
時事專題
今日香港
●陳偉堯(左)和葉曉慧(右)經營社會企業「妳想煮意」,聘用家庭主婦為打工仔製作餸盒。
「妳」想「煮」意 理想主義
「妳想煮意」這個名字語帶雙關,「妳」強調婦女的角色,「煮」表示提供餸盒予客人自行煮食。那麼,「妳想煮意」的理想是甚麼呢?就是促進婦女就業,及推動都市人健康「自煮」的生活方式。
兩位老闆年紀輕輕,怎會萌生這個理念?原來是從丁丁的個人經歷開始。讀大學時丁丁到外國交流,不再由母親主理膳食,初嘗「無飯」之苦,「要食得健康就要自己煮,但煮飯好耗時間。」另一邊廂,原任職教師、為照顧子女而成為全職家庭主婦的母親,因子女已長大,希望重投職場,但只能找到收銀員和校巴保母等工作,以往的教學經驗無用武之地,須重新適應。丁丁便想,何不配對「無飯」家庭和家庭主婦?
於是,丁丁和朋友申請創業基金,創辦「妳想煮意」,於去年八月正式投入服務。他們聘用家庭主婦,購買新鮮食材,經過洗、切、醃等步驟,製成可以即煮的餸盒,並提供低溫送貨服務,令打工仔下班回家後能輕鬆、快捷地煮好健康晚餐。
自主自煮 健康有營
「每日六點才收工,出街食不健康,想煮飯,但去街市買餸又太遲,就用我們的服務。」阿Yo表示,現時熟客中有不少是年輕雙職家庭,既希望享受煮食的樂趣,又想節省時間。煮食最花時間的莫過於事前準備工夫,由構思菜式、買餸,至洗、切等,「妳想煮意」正正為他們省卻這些麻煩的步驟。
「自煮」不但可以自己控制食物味道和軟硬度,也是健康自主的表現。長期外出用膳,食物中多數含味精,高糖、高鹽、高脂,而且菜式多肉少菜,營養不均,危害健康。根據香港營養學會建議,一天內如有一餐須光顧食肆,另一餐應盡量留在家吃,並多煮蔬菜和多吃水果。「妳想煮意」的菜式設計注重營養均衡,又依據時令,符合中醫養生之道,如秋天適合吃白色的食物,便推出有蓮藕、白蘿蔔、粉葛的菜式;調味方面,貫徹少油、鹽、糖的原則。
客人還可以建議新菜式, 丁丁說:「我們會一起傾、試整客人提議的菜式。」現時他們每兩星期轉一次菜單,提供不同款式選擇,更推出素菜予素食者,盡量讓客人「有得揀」。
▲▼每天早上點算訂單後,「妳想煮意」的員工便會到街市購買新鮮食材,經過一番處理,以真空包裝,低溫保存,再送到顧客手上。
釋放勞動力 與社會接軌
「妳想煮意」目前共有三名固定員工,都是經驗豐富的家庭主婦,負責製作餸盒;現正增聘人手負責文書工作。公司提供彈性上班時間,各員工互相配合補位,平均一天工作六小時,方便照顧家庭。「全港有64萬家庭主婦,有一半都要照顧家庭而無法返工,希望可以釋放婦女勞動力,為婦女充權。」丁丁慨嘆,家庭主婦大多難以找到能兼顧家庭的工作機會,因此公司實行「家庭友善」政策,讓婦女在職場上有多一個選擇。
家庭主婦擅長照顧家庭的飲食,卻不被視為工作經驗,「家務勞動是無酬的,不能寫進履歷,我們想把主婦的經驗轉化成有經濟回報。」就如丁丁的母親雖無法再執教鞭,卻憑藉多年的下廚經驗,在「妳想煮意」初創時貢獻了過百個食譜。由於食譜大多由家庭主婦自行設計,她們有機會運用累積多年的經驗和才能,重新與社會接軌,獲得滿足感。如其中一道新菜式無骨雞翼,把西芹、蘿蔔釀入雞翼中,針對小朋友不喜歡吃菜的問題,背後蘊含家庭主婦的經驗和巧思。
●「妳想煮意」由婦女設計菜式,也會考慮顧客意見;注重營養均衡,依據時令,符合中醫養生之道。
●餸盒上附有簡易食譜,由家庭婦提供小貼士,讓新手也可輕完成。
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社企)是一盤生意,通過企業策略和自負盈虧的營運方式,以達致特定社會目的,例如提供社會所需的服務、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和培訓機會、保護環境等,而其中不少於65%的可分發利潤會再投資於本身業務,並非賺取最高利潤以分派給股東。
發揮所長 凝聚社區
員工阿江很滿意在「妳想煮意」的工作模式。她曾做過售貨員和在製衣廠任職,為照顧孩子而停工兩年,兩個兒子現時分別就讀中六和小五,「兒子返學,我有點時間,便想找工作,令自己有點價值。」她坦言喜歡這裏上班時間彈性及容易請假,因為自己無法應付全日工作,有時為照顧家庭也須請假。
阿江很喜歡煮食,能夠寓興趣於工作,使她樂在其中。同時,她也從中自我增值,改善家庭膳食,「學習到不同配料,更講究營養,要菜多肉少,更健康;試到新菜式,又可以回家煮,例如蝦餅是我從未煮過的,學會後便想煮給家人吃。」
「妳想煮意」的工場位於葵涌,阿江和其他員工都是住在附近的街坊,工作令她們的關係更緊密。阿江笑道:「我們一起返工、放工,不知幾開心,平日也會一起買餸和逛街。」
阿Yo表示, 「妳想煮意」提供了平台讓婦女互相交流, 把煮食經驗帶入社區分享。阿江也說:「大家一起煮,一起試味, 互相交流, 因為各人的口味和喜歡的餸也不同。」未來,「妳想煮意」希望在社區聯繫上做多一點,如舉辦煮食工作坊,直接和街坊交流。
●家庭主婦擅長照顧家庭的飲食,這些經驗和才能,正好和「妳想煮意」的工作接軌,得以發揮。
相關新聞
去年消費者委員會與食物安全中心合作,測試市面十款小菜合共100個樣本,發現多款港人經常點選的小菜都屬高鹽或高脂,如果一日三餐都在餐廳用膳,所攝取多款營養素都高於世界衞生組織建議上限,其中鈉超標尤其嚴重,高於世衞標準近兩倍。
●餐廳小菜即使看似清淡,也不知其背後調味分量,不及自己煮那麼健康。
載自2018年4月11日《S-file通識大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