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 ‧教育電子報 ‧工作紙下載

作文與口試的扣題示範

2018.04.10
18746 18746

      本文刊出之日,2018文憑試中文科已經曲終人散,不知應屆考生表現如何?其實,近年學生表現每況愈下,不論作文或是口試,只要不離題已是萬幸。是以,蕭源老師在此與各位談談文之根本:扣題。

作文題目「逆境是一所學校。」談談你的看法。

分析:
      不少同學把此題簡化作「逆境」或「面對逆境」或「逆境與成功」。可是,題目明明就是「逆境是一所學校。」,寫作時務必緊扣「學校」兩字,或與學校有關的特質,如「升級」、「考試」、「成績」、「畢業」、「證書」等等才可。

 

示範1

       面對逆境,我們必須努力去克服,從中成長,我們才能走更遠的路。例如︰有人天生數學成績欠佳,經常名落孫山,這時候我們不應放棄,反而應該迎難而上,找出自己的弱點加以改善,這樣才能在人生中取得成就。
(下品:例子欠說服力,亦全無扣題意識。)

示範2
      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逆境,我們遇到逆境的時候應該要努力自強,能過這一關,自然海闊天空,例如海倫.凱勒自幼失聰、失明,卻憑着其毅力克服障礙,最後成為一位著名的盲人作家。她面對逆境的時候沒有放棄,反而迎難而上,結果活出豐盛的人生。試想想如果當初海倫.凱勒只懂埋怨上天,只懂自暴自棄,在逆境中被沖到失敗的下游,那麼我們今天還會記得她的名字嗎?
(下品:例子較出名,但無扣題意識。)

示範3
      逆境是一所學校每人都被迫入學畢業不了,便會落在失敗的下游,成功畢業,人生自然會去到另一層次。君不見海倫.凱勒小時候因病失聰、失明,可是卻憑自己的努力,突破了先天條件,最終成為一位盲人作家?她更將自己的逆境作為最有力的筆記,四處與殘障人士分享,鼓勵他們也和自己一樣積極向上。試想想,如果海倫.凱勒最初只抱怨上天不公平,自暴自棄,那麼我們今天還會記得她的名字嗎?所以在逆境這所學校中,要畢業確非一件容易的事,可是和世界上所有事情一樣,只要你肯努力,你必然能夠為自己取得成功的證書的。
(上品:例子有說服力,亦有扣題意識。)

++++

口試題目: 「敏於事,慎於言」的處事態度,在今日社會是否適用?

分析:
      題目有兩個概念,務必緊扣,缺一不可。除非你早說明會分開兩項來討論,否則宜每次均提及兩者,尤其是首輪發言時。

 

考生A

      我認為「敏於事」是對事情敏感、敏銳、敏捷;而「慎於言」是謹慎說話。我認為在今日社會來說,這種態度是絕對適當的,從政治角度來說,當年特首被問到有關投票權一事時,他提到如果低下階層人人有投票權,那麼就會變成福利主義社會,政策會一面倒傾斜。很明顯這是失言,無法做到「敏於事,慎於言」。
(中品發言:只扣「慎於言」,而無扣「敏於事」。)

考生B
      我認為題目應分作兩部分討論,就是「敏於事」和「慎於言」。「敏於事」就是對事情敏感,做事敏捷;「慎於言」就是說話小心、謹慎。我認為這種做法絕對適用於今日社會。以政府角度而言,他們在各種事務上必須「敏於事」,例如「菲律賓人質事件」竟要待三年後才能討回公道,明顯做事不夠敏捷。而特首被問到有關投票權的時候,提及如果低下階層有投票權會變成福利社會,明顯不夠「慎於言」,正是他們的行為和言論惹起社會巨大的反感,令民望進一步下跌。所以,政府施政時「敏於事,慎於言」是必須的。
(上品發言:緊扣「敏於事」和「慎於言」兩個概念,例子亦有說服力。)


文:蕭源
現代教育首席中文科名師。中國古代文學博士生。著有逾60本參考書。律詩比賽冠軍。專欄作家。於港台出版科幻長短篇。

TOP